• <acronym id="rdv0y"><label id="rdv0y"></label></acronym>

  • <tr id="rdv0y"><label id="rdv0y"></label></tr>
    <pre id="rdv0y"><del id="rdv0y"><menu id="rdv0y"></menu></del></pre>

    <td id="rdv0y"><ruby id="rdv0y"></ruby></td>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新聞 > 閩東新聞
    投稿

    馬仙駕臨——走近柘榮馬仙信俗文化

    2015-10-16 08:51:36 來源:寧德網 作者: 點擊圖片瀏覽下一頁

     TGh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花燈祈福賜平安TGh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TGh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龍騰山城迎馬仙TGh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TGh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妙筆題書祝壽星TGh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TGh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盛世慶典,生態柘榮。 魏高鵬 攝TGh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TGh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孩童樂頌馬仙經TGh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TGh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傘舞表演寓和諧TGh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寧德網消息(記者 范陳春 鄭霄 通 訊 員 黃元章 游松柏 林穎 游海丹 文/圖)十月的柘榮,微風徐來,天朗氣清。10月11日,由柘榮縣馬仙信俗協會主辦的中國·柘榮第三屆馬仙信俗文化傳承活動隆重舉行。其中,送仙繞城環游活動尤為熱鬧,一萬多人分成彩旗隊、彩車隊、管樂隊、腰鼓隊、舞龍、舞獅隊等方陣,身著各色服裝,場面蔚為壯觀。TGh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恩澤柘榮,惠及萬民,德彰閩浙,仙史悠久;孝感天地,敬老愛幼,護國佑民,奇聞長傳;樂善好施,靈著千古,福佑天下,精神永駐。”這是柘榮人民對馬仙的虔誠。TGh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馬仙,又稱馬氏天仙、馬元君等,是以柘榮為中心的民間崇拜地方神明,與媽祖、陳靖姑并稱“福建三大女神”。TGh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走進柘榮,走近馬仙!柘榮作為馬仙信俗的發祥地,素有“馬仙之都”之美譽。境內太姥山脈主峰東獅山被譽為“仙山”,是閩浙信眾朝拜馬仙的圣山、馬仙信俗的重要道場。TGh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柘榮馬仙文化源遠流長,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有著廣泛扎實的群眾基礎。在盛大的迎送巡游活動中,全縣被分成東峰境、嶺口境、上城境、后營境、前營境、溪坪境、湄洋境、前山境、洋邊境、東源境、西宅境、太陽境、濂溪境等“十三境”。浩浩蕩蕩的隊伍從仙嶼公園出發,途經城區各主街道后,匯集于東獅山文化廣場,待馬仙下圣轎,由“十三境”福首抱瓶護送返回靈巖寶洞。每到一境,沿路設蘸,善男信女手持燃香,虔誠而拜,祈禱賜福;群眾叩首以盼,迎接馬仙的到來以及自己所在村落歸屬的“境”帶來的儀式表演。TGh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一路跟隨巡游隊伍,走在樹影斑駁的街道上,在禮炮聲、鼓樂聲、歡呼聲中感悟馬仙文化所帶來的心靈震撼,別有一番韻味。”當天,從外地趕來參加活動的一名觀眾說。TGh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整個儀式中,孝德、和諧、健康、平安等理念貫穿始終;通過馬仙,民眾的精神世界與現實世界得以聯結起來,推動社會經濟和諧發展。同時,馬仙信俗活動為柘榮民間文化藝術的傳承提供載體,提線木偶戲、布袋戲、地坪戲、抬閣裝飾、燈飾剪紙等民間技藝在儀式活動中得以展示和發揚。TGh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柘榮有文字記載馬氏天仙,始于宋景德元年(1004年)。是年天旱如焚,民眾紛紛叩天祈雨。柘榮信眾在城西七星墩(今仙嶼)設壇,徒步120多里至馬仙的發源地——浙江景寧鸕鶿嶺迎馬氏天仙。馬仙來后顯靈于東獅山,不日天降甘霖、滋潤禾苗,當年五谷豐收。馬仙姑見東獅山群峰聳立,草木豐茂,景色清幽,嘆為人間仙境,便從浙江喬遷柘榮東獅山靈巖洞修煉。從此,馬仙大德化災、普降甘霖,驅除瘟疫、保境安民,崇尚孝道、啟迪教化等神奇故事不勝枚舉、代代相傳。TGh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傳說馬氏至孝,未登仙時,家貧,親身為傭得薪米以養姑,艱辛備嘗從無倦怠,姑得所養而善終。“孝”是馬仙功德的精髓,著名歷史人物李陽冰、劉伯溫、馮夢龍等均撰文贊頌之。TGh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2014年11月,馬仙信俗文化申遺成功。柘榮縣以獲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為契機,提出做活“一位仙”的理念,將其列為“五特好柘榮”文化建設中的重要內容,打造柘榮縣文化旅游的特色名片。文化搭臺、經濟唱戲,推動特色文化產業化,助力縣域經濟發展;政府做活“一位仙”,群眾敬好“一位仙”,將馬仙信俗文化中的精華予以傳承。TGh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在福地柘榮,信仰馬仙深入人心!目前,馬仙信俗已成為閩浙毗鄰地區規模最大、最為隆重的民俗文化活動之一,被專家譽為保存最原始、最完整、最具特色的民俗遺存現象之一。其影響還遍及閩、浙、贛、粵和臺灣及東南亞等地,信眾達1000多萬人。TGh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文章來源:寧德網 責任編輯: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福鼎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福鼎新聞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新聞熱線:0593-7856234 技術服務:0593-7998976 網上投稿
    關于本站 | 廣告服務 | 免責申明 | 招聘信息 | 聯系我們
    福鼎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8-2017
    日日拍夜夜嗷嗷叫国产_一区二区在线视频_五年沉淀只做精品的app_久久五月天人人人人操

  • <acronym id="rdv0y"><label id="rdv0y"></label></acronym>

  • <tr id="rdv0y"><label id="rdv0y"></label></tr>
    <pre id="rdv0y"><del id="rdv0y"><menu id="rdv0y"></menu></del></pre>

    <td id="rdv0y"><ruby id="rdv0y"></ruby></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