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豹峰1號隧道正在進行爆破鉆孔作業
寧德網消息(何焱紅 黃光亮 章李聰 文/圖)6月12日,在霞浦縣楊家溪景區內,隆隆的鞭炮聲和機器的轟鳴聲,震耳喧天。天氣炎熱,工人們的熱情也與溫度同升溫,霞浦牙城至福鼎赤溪公路(以下簡稱牙赤公路)B1、B2標段上的控制性工程虎豹峰1號隧道貫通了,這也是該工程最長的隧道,比原計劃提前了18天。
牙赤公路B1、B2標段位于霞浦縣牙城鎮楊家溪自然風景區內,全程7.77公里。這條路按照三級公路標準設計,從太姥山的九龍際景區開始穿越整條楊家溪,共有4個隧道,并要保護好景區原有的生態,從施工到全線貫通,只用了108天。市領導來這里調研時,鼓勵大家說,“這種進度,不敢說在全國,至少在福建省目前是建設速度最快的一條公路。”筆者近日走訪了該工程的所在地,被這條路背后108天的故事,深深地感動著。
山海相連 致富新通道
在楊家溪景區的虎豹峰1號隧道前,幾名工人頂著烈日進行隧道旁的水溝施工,地面溫度達到了40多度,工人們專心致志地作業著。該項目的班組長老陳說,“目前已經到了最后的掃尾階段,我們爭取提前完工。”他一邊擦汗,一邊帶頭干活,豆大的汗水順著臉頰向下淌著。“這些都是我們的工作常態,是當地政府對我們的信任,還有我們整個團隊的團結合作,才得以順利進行。”
2012年市委、市政府順應群眾呼聲,決定幫助赤溪村打開山門,修通這條從根本上改變赤溪村發展條件的牙赤公路。這是一條山海協作路、扶貧開發路、創業致富路,對打開山區向沿海的通道,一通百通,暢通人流物流,促進沿線資源開發和產業發展,帶動山區、貧困地區發展都將起到重要作用。
今年3月4日寧德市人民政府召開“關于研究霞浦牙城至福鼎赤溪公路建設”專題會議,明確該工程須于6月底實現全線貫通,7月15日全線試通車的節點目標,各分項工程全面鋪開,16個作業點同步實施,工期由原來的24個月更改為4.5個月。
“這次虎豹峰1號隧道提前全線貫通,當隧道兩邊打通會合時,我們現場的工作人員都歡呼起來了。這個隧道通了,就標志著全線都貫通了,距離下個月全線通車的時間又進了一步。”霞浦縣人民政府副調研員、牙赤公路建設常務副總指揮吳廷明告訴筆者。
攻堅克難 堅守新希望
在承接該工程的中交三航局項目部辦公室的左右兩面墻上,很醒目地貼著工程總平面施工圖和工程施工大事記。每完成一個任務,便做一個標注,從3月1日起至7月初,上面密密麻麻地寫著每一天發生的故事。該工程技術部的技術員黃長順說,“我大學畢業就來到這家公司,四年時間跟隨項目部走了許多城市,回想這么多地方,修這條路是最艱辛的。”
說起這條路的艱辛,該工程項目部經理黃建陽的體會是最深的,他來公司20年,承接了許多大項目,“來霞浦修牙赤公路的這108天,是忙碌的,但也是充滿溫暖的。”他拿出一疊施工方案和會議記錄,整整5大本,對筆者說道,“這條路,難的是資金困難,工作面狹窄,在景區內,受到交通干擾,危險系數高。一開始接下這個任務,我也是忐忑不安。”
正在青龍隧道旁做水泥澆筑的項目部專職安全員韓步毅和我們說起了旋挖機進山的故事:牙赤公路在楊家溪自然風景區內,有著堅硬無比的巖石和崎嶇不平的山路,這無疑給項目施工帶來了極大的考驗,22根樁基要在一個月的時間內全部搶出,該地區的硬度近乎是一般巖石的5倍以上,花崗巖石卻讓樁基施工舉步維艱,為了確保安全,他全程盯梢,4名技術員兩兩輪班,一臺挖掘機在前面帶路,護送旋挖機進山。為了不影響施工車輛的進出,只有利用夜里九點以后至凌晨五六點之間作業。四月的楊家溪,梅雨季節,又逢山路濕滑,就這樣一路泥濘一路顛簸地“走”來。“我們開著挖掘機在前方帶路,心里也戰戰兢兢,一直忙碌到第二天天亮,才把挖掘機帶入山里,那時候,大家都興奮得歡呼起來,連夜的疲憊,很多工人在施工結束后來不及回宿舍,靠在施工地上睡著了。”韓步毅感慨不已。
眾志成城 風雨見彩虹
在牙赤公路的修建過程中,如何協調施工方與當地村民之間的關系,牙赤公路B1、B2標段建設指揮部的工作人員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們平常住在村里,這半年修路期間,指揮部的干部總是輪流在這里值班,天氣多變,不論是雨天還是烈日,總有幾人在這里蹲守著,他們也真是辛苦了。”住在楊家溪村的村民鄭大伯說,剛開始施工時,有些紅線外的施工和征地的問題,村里都找指揮部,他們總是會協調好雙方的關系。
牙赤公路指揮部自接到《2015-022號寧德市人民政府專題會議紀要》后,在正月初三就將指揮部前移至楊家溪渡頭村,與施工地進行零距離的溝通協調。當村民們還沉浸在春節的喜悅與歡騰之中,指揮部的18名干部卻是日夜堅守,24小時全天候值班。牙赤公路指揮部的小彭說,“指揮部的每個干部從春節到現在幾乎沒有周末,不管是半夜三更還是周末休息時間,都時刻待命。”
在楊家溪風景區內密密麻麻地搭蓋著簡易的工人宿舍,幾乎可以住的安全空地都搭起來了。該公司項目部總經理黃建陽說,“因為工期縮短,我們臨時從總部又抽調了大批工人,現在包括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一線工人,一共有將近800人在景區內,公司分別在楊家溪村和下坪洋自然村租下了民房,甚至將景區內安全的、可以搭蓋的空地,都利用起來了。”
說起工期縮短為108天背后的故事,項目部總經理黃建陽的心里唏噓不已。“這個工程對于公司來說,技術不是問題,也是投資最小的一個,但是工期這么短,這是擺在眼前最大的難題。”他說,中交三航局將這個工程定為2015年上半年的頭號工程,是因為它對寧德市人民的意義非同一般,所以在工程一開始運行階段,公司先墊付了2000萬元資金,用于工程的資金周轉。因為工程的危險系數高,24小時不間斷施工,所以作業時間都安排在夜里進行,這又加大了工程難度。大家連續趕工,都沒回過家,總是會有焦躁的情緒。“黃總是我見過的最好的領導,他和我們一樣住在工地里,和我們一樣四個多月都沒回過家里一趟,時時刻刻關心著我們,把工人當成了自己的家人,剛來時擔心我們在景區里太冷,還給我們送來了保暖袋,夏天來又是防蟲又是防暑的……”班組長老陳說起黃總的細心,滔滔不絕。
住在下坪洋村的闕大嬸是工人們的房東,對于工程隊的小伙子她更是嘖嘖稱贊:“他們很辛苦,一班小伙子每天都忙到半夜,另一班的小伙子就起來上班去了,都是這樣日夜倒班著,看到他們就想到了自己在外地打工的兒子。真是不容易。”闕大嬸還說,原來他們住在下坪洋村,交通很不方便,都是黃泥土路,要去一趟鎮區,只有走出這個山路才能坐車到鎮區,一到下雨天就更別想出村子了,所以村子里只能靠農業,孩子們也就外出打工討生活了?,F在好了,有了這條路,他們就可以坐車子去城里看看啦。在闕大嬸的眼里看到了滿滿的希望。
目前,牙赤公路B1、B2標段4個隧道均已全線貫通,隧道二襯全部打完,橋梁、路基全部完成,已進入工程的最后掃尾階段,正在進行隧道路面、路基水溝和沿線綠化的施工,為了7月15日的全線試通車時刻準備著。
楊家溪的青山綠水是迤邐多情的,但在離家千里的夜晚,楊家溪的綠色也是一灣深深的離愁。這清澈的一潭溪水,無言地流淌著,銘記著最美的扶貧開發路和最美的108天的酸甜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