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 力
項目實施牽動了省、市領導的心。蘇省長多次親自過問,市委書記廖小軍就項目建設,提出“倍加珍惜、認真落實、務求實效”的指示要求,隋軍市長多次深入工地調研指導。省政府辦公廳、省政府投資項目評審中心、省市發改、水利、國土、林業、環保、移民等部門主動跟進,指定專人負責,放棄節假日,第一時間安排審查。此間,省、市領導單就直接批示就達17次,省、市部門專題下文達26次??h委、縣政府領導更是靠前服務、靠前指揮,深入一線親自過問并指導項目的可研、立項、審批、開工等建設的各個環節,先后召開專題會議10多場,為項目建設順利推進創造了良好條件。
城區防洪排澇工程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吳國標介紹,縣委、縣政府把城區防洪工程作為全縣重中之重的第一號任務來抓,按照“序時推進、超前運作、能快則快”的要求,對照省政府制定的時間節點,掛牌督戰,從項目前期的立項、安征遷工作,到項目用地及時報批,再到工程招投標和施工建設,每個節點都制定分工明確、責任到位的工作細則,同時加強效能督查,每三天一調度、每周一檢查,加快工作節奏,環環相扣,緊逼推進,確保工作落實。
項目建設同樣面臨征地難問題。指揮部積極組織項目征地,項目征到哪里,服務和技術力量就跟到哪里。期間,有這么一個小插曲:有一塊征地涉及到袁氏宗祠的山地,一小部分群眾出來阻撓,縣委主要領導知悉后,親自出面做群眾工作。面對情緒激動的小部分群眾,他語重心長地說:“袁氏歷史上出了袁天祿,為了保境安民除‘人患’,修建了‘雙城’,現在政府要除‘水患’,專門撥款建設城區防洪工程,作為袁天祿的后代,你們現在的做法是不是愧對祖宗?”一語點醒夢中人,許多群眾聽后,自覺理虧,當即配合征地工作。
哪里有困難,指揮部就集中力量到哪里。每天晚上,指揮部都要對項目實施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查擺,能解決的馬上解決,不能解決的,列出破解要素和具備條件,第一時間報給縣主要領導。
為了把城區防洪排澇這項民生工程做好坐實,柘榮縣抽調組織了最精干的隊伍,建立了許多有效機制。特別是加班加點、夙夜在公,讓人感動。技術員溫連鋒說,指揮長手上每天都拿著一張紙條,上面記得都是當天要完成的工作、要解決的問題;他總是逐項落實,隨時督查,讓大家一刻也不敢松懈。工作中,大家從來都是補臺不拆臺、分工不分家。有一次,一個技術員家里有事,而他負責的項目馬上要立項,許多材料還沒有寫出來,其他技術員立即連夜加班到凌晨三點,直到完成所有的材料??h長雷祖鈴說,之所以能在13個月完成主體工程,和精心組織施工、認真負責的精神是分不開的。
經過13個月的艱苦奮戰,2015年3月,項目主體工程全面完成,達到省政府“在汛期前完工,投入使用”的目標要求,城區主河道防洪標準達30年一遇,防山洪標準達20年一遇,排澇標準達10年一遇。
柘榮城區防洪排澇工程在這次“蘇迪羅”強臺風中經受了檢驗。
柘榮治水初步告捷,柘榮干群歡欣鼓舞。
啟 示
一項變“水患”為“水利”的德政工程,老百姓拍手稱快。
古有“大禹治水”,今有“柘榮治水”。雖不可同日而語,但其“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的執著與民生情懷卻是相通的。
眾所周知,城區排澇是個古老的新命題。在這次“蘇迪羅”強臺風強降雨中,許多地方被淹,而降雨量超過被淹地方好幾倍的全省暴雨集中區柘榮城區卻能獨善其身,足見“柘榮治水”之功。由此也帶給我們很多有益的啟示。
柘榮治水,貴在民生為上,主動作為??h里一班人以強烈的責任與擔當,把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急百姓之所急,解百姓之所困。舉全縣之力聚焦民生大事,較真作為,破解難題。
柘榮治水,貴在精心謀劃、以干得助。凡事預則立,有了事先謀劃,才會相機而動,得以付諸實施。從2011年開始,柘榮就規劃編制,并與上級有關部門緊密對接,不比唱功比做功,引起省、市領導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自省長關切柘榮城區防洪工程項目伊始,柘榮縣馬不停蹄地完成各項工作。僅僅用了三個多月的時間,就完成了28個時間節點任務、14個專項工作,以“柘榮速度”贏得多方支持。
柘榮治水,貴在求真務實、科學治水。柘榮治水與水文化相結合、與縣域休閑養生相結合,兼容并蓄,融匯天成,成為柘榮水利工程建設史上的一個豐碑。城區防洪排澇工程涉及的河道長、排洪渠洞多、流域面積廣,縣里一項項做實做細,讓“水患”變成了“水利”。建設中,他們還特別突出水文化挖掘。在獅子嶺區段,他們因地制宜,將水文化與柘榮民間信奉的道教文化相結合,打造了占地20多畝的山水相依、草木互襯、石書(法)成趣的山地公園——天福公園,不僅成為市民休閑好去處,也為柘榮“生態養生城”建設增添了一道亮麗風景。
采訪中,記者獲悉柘榮民生水利項目不僅僅是竣工的城區防洪排澇工程,還有溪門里水庫供水工程、賽江流域二期工程等,堪稱小縣大手筆。據了解,“十二五”期間,柘榮縣水利項目投資超過5億元,領跑全市;“十三五”期間,柘榮縣還將規劃建設水利項目27億元,有關編制工作也正緊鑼密鼓進行。
為民治水,潤澤心田。只有心中有民,傾心解憂,方可得道多助,贏得主動,真正為民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