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rdv0y"><label id="rdv0y"></label></acronym>

  • <tr id="rdv0y"><label id="rdv0y"></label></tr>
    <pre id="rdv0y"><del id="rdv0y"><menu id="rdv0y"></menu></del></pre>

    <td id="rdv0y"><ruby id="rdv0y"></ruby></td>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新聞 > 閩東新聞
    投稿

    周寧:精準發力 扶貧攻堅

    2015-08-28 09:35:17 來源:寧德網 作者: 點擊圖片瀏覽下一頁

      寧德網消息(周天鑫 李清旺)近年來,周寧縣加大扶貧力度,將扶貧開發作為全縣重點經濟工作來抓,努力使邊遠村民擺脫貧困。據統計,該縣先后完成造福工程搬遷4947戶22380人,57個貧困村實施整村推進,老舊村落煥然一新;貧困人口從2010年的20800人(省定貧困標準)減少到2014年的2361戶9736人。FI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整村搬遷,走出大山深處FI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以前從鎮上回家要走3個多小時,如今搬到鎮區居住,生活方便多了。”8月12日,黃敦國談起近幾年村民生活的變化,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黃敦國是咸村鎮樟崗新村的黨支部書記,他見證了整村搬遷的過程。FI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在整村搬遷以前,黃敦國所在的舊樟崗村地處大山深處,村民們戲稱自己的窮旮旯為“世外桃源”。由于太偏遠,幾任在舊村小學任教的老師,陸續都離開了。搬遷前,全村只出過一個沒畢業的初中生。FI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2004年,省供銷總社干部黃晉榕來此擔任第一書記,特地把黃敦國請回來當支書。原因很簡單,當時他在村里算是最有文化和見識的。FI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擺在黃敦國面前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擺脫貧困的現狀。首先要解決的是修路還是搬遷?經過兩個月的逐戶走訪,全村152戶群眾中,愿意修路進山的占35%,想要搬遷到鄉鎮上的占65%。村民們都有一個相同的想法:不想再一代一代窮下去,不能讓下一代沒有文化。FI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當年底,大部分群眾就搬遷到新址,按占地面積,宅基地分為1萬元、4000元和2300元三種價格,分別各為10戶、50戶和92戶;補貼是人均1000元,自蓋自建。FI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補貼雖然不多,但幸虧當年選擇了搬遷。”今年60多歲的村民黃劉建有兩兒兩女,他當年選擇搬遷的原因,就是希望兒女能有書讀。搬出后10年,新樟崗出了28個大學生,黃劉建的兩個兒子就在其中。FI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樟崗村是周寧縣“造福工程”整村搬遷的成功“樣板”。對于“造福工程”,該縣明確規定,所有專項搬遷資金優先安排地質災害險情村造福工程搬遷,公共財政優先保證搬遷配套資金,并減免相關稅費,確保群眾“搬得出”。FI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搬出來”,還要“住得下”。周寧縣特別注重增強新村的造血功能,幫助搬遷群眾落實開發項目,并根據各搬遷點的資源特點,進行分類指導,確定不同發展重點和方向,通過勞動力轉移培訓、生產技能培訓、小額信貸扶貧、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經濟能人帶動扶貧等形式,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擴大生產規模,拓展就業領域,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如今,在造福新村里,毛竹、錐栗、油茶、果蔬等綠色產業已嶄露頭角。FI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產業扶貧,激發內生動力FI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日前,筆者走進周寧縣瑪坑鄉首章村,只見一幢幢小洋房拔地而起,四處生機盎然。首章村原支部書記陳桂清向筆者介紹了村里的變化:“我們村曾是全縣最貧困的村莊之一。近年來,在茶產業和鄉村游的共同促進下,昔日的山溝溝不僅脫掉‘窮帽子’,還成了人們避暑攬勝的好去處。”FI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2008年,周寧縣扶貧協會與村兩委共同探討發展對策,爭取政策資金,改造舊茶園,建設現代標準生態茶園400畝。2013年,村里又投入100萬元,辦起清潔化茶葉加工廠,年加工茶葉達15萬多公斤,茶農戶均年增收達5000元,并培訓出一批茶葉精深加工能手。首章村婦女靠采茶、揀茶梗、包裝等雜活,每天至少收入80元。FI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2013年,一條6公里長的機耕道在首章村修通,由此盤活了1000多畝林地、800畝毛竹林。僅毛竹一項,村民戶均年增收2000元。緊接著,首章村閑置小學校舍改村部工程啟動,自來水凈化工程、進村公路硬化、路燈等項目也先后動工。一年多后,首章村村民第一次喝上了干凈、衛生的自來水;坑坑洼洼的通村道路變成了平坦的水泥路;村里不僅有了垃圾箱、垃圾車,還配備了專職的保潔員。FI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進村道路硬化了,村莊環境美了,首章村依托古剎方廣寺發展鄉村游也火了。去年,全村共接待游客7萬多人次,依托農業和旅游業,全村總收入超過1300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達到1.7萬元。陳桂清告訴筆者,現在首章村的生產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外出打工的人也少了。FI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加快產業集群發展,帶動群眾脫貧致富,是縣里激發扶貧開發的內生動力。”周寧縣負責扶貧項目的工作人員吳宏義介紹,首章村的發展不是特例,該縣將扶貧開發與鄉村旅游、農業結構調整、新農村建設相結合,出臺一系列加快特色產業發展的實施方案,從政策、資金、技術上扶持生態農業、旅游業發展。比如從2013年起,該縣財政每年安排1000多萬元,扶持農業農村發展和產業扶貧開發計劃實施,建立種苗補助、基地設施、農村旅游開發等鼓勵政策。目前,該縣已建成11個鄉村游自駕旅游點,初步形成了茶葉、毛竹、錐栗、油茶、馬鈴薯及養雞、養豬等“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種養產業格局。FI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文章來源:寧德網 責任編輯: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福鼎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福鼎新聞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新聞熱線:0593-7856234 技術服務:0593-7998976 網上投稿
    關于本站 | 廣告服務 | 免責申明 | 招聘信息 | 聯系我們
    福鼎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8-2017
    日日拍夜夜嗷嗷叫国产_一区二区在线视频_五年沉淀只做精品的app_久久五月天人人人人操

  • <acronym id="rdv0y"><label id="rdv0y"></label></acronym>

  • <tr id="rdv0y"><label id="rdv0y"></label></tr>
    <pre id="rdv0y"><del id="rdv0y"><menu id="rdv0y"></menu></del></pre>

    <td id="rdv0y"><ruby id="rdv0y"></ruby></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