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寧德英山鄉后崗坪村獅子崗自然村因暴雨引發山體滑坡,武警寧德市支隊柘榮縣中隊官兵正在開展搜救?!鐾醭辈?圖
寧德網消息 (記者 林珺) 在莆田登陸的臺風“蘇迪羅”,卻給寧德市帶來了數年未遇的狂風暴雨。記者從市防汛辦獲悉,截至8月9日13時,根據初步統計數據,全市九縣(市、區)126個鄉鎮普遍受災,受災人口達50.1萬人,累計直接經濟損失15億多元。
8月9日,市委市政府再次召開防汛會商會,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張志南,市委書記廖小軍、市長隋軍等出席會議,了解全市各地的汛情實況和災情情況,并對下一步防御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各地普降大暴雨到特大暴雨
全市16座水庫泄洪
今年第13號臺風“蘇迪羅”,8日4時40分在臺灣花蓮附近登陸之后,又氣勢洶洶地向我省撲來,并于當日22時10分在莆田市秀嶼區沿海再次登陸,登陸時中心最大風力13級,為強臺風級別。
雖說“蘇迪羅”并未在寧德市登陸,但它卻攜風裹雨,對寧德市產生了巨大影響。記者從市防汛辦獲悉,本次臺風過程,海上最大風力為霞浦北礵的14級,陸上最大風力也在霞浦,為15級;實測外海最大浪高13~14米,海浪警報級別達到Ⅰ級紅色。
據市氣象臺監測數據顯示,7日8時至9日16時,柘榮、周寧、蕉城出現特大暴雨,其余縣市普降大暴雨。降雨量最大的三個站點是蕉城坑頭602.1毫米,蕉城白馬山591毫米、柘榮乍洋561.5毫米。
截至8月9日13時,全市24座大中型水庫蓄水總量為15.3億立方米,占汛限水位84%,比常年同期增加23%,有16座水庫完成泄洪。13時,賽江白塔站出現28.9米的洪峰水位,超警戒水位2.9米;福安水位站出現21.48米的洪水位,超警戒水位3.48米;霍童洋中坂水位19.67米,距警戒水位1.8米。
全市九縣(市、區)普遍受災
累計直接經濟損失15億多元
截至8月9日13時,根據市防汛辦初步統計數據,全市九縣(市、區)126個鄉鎮普遍受災,受災人口達50.1萬人,累計直接經濟損失15億多元。福安、周寧、蕉城出現不同程度的內澇。
其中,全市倒塌房屋380間,損壞房屋3035間,涉及882戶;農業及水利方面,農作物受災面積39.55萬畝,水產養殖損失5.82萬畝,損毀堤岸88處、8.03公里;損壞護岸253處、水閘19座、機電灌溉設施334處。
在電力、通訊方面,全市累計供電中斷280條次,造成城區和鄉村不同程度停電;電信通訊基站停電或故障1858個,桿路倒桿23條(主要是霞浦沙江到長春線)。交通、工礦方面,到目前為止,停產工礦企業181家,公路中斷214條次,全市國省干道和鄉村道路路基嚴重受損,部分公路擋墻倒塌,多處道路發生邊坡土石溜方。
僅在中心城區,就有1200多株綠化樹木被吹倒,300盞路燈不同程度受損,其中1盞被吹倒,城區內三個內澇點出現嚴重內澇,德源水廠和第三水廠因停電造成停產,城區不同程度停水。目前,降雨還在持續,災情可能繼續擴大。
強降雨后嚴防次生災害
展開生產自救和重建家園
在橫穿我省之后,8月9日下午,“蘇迪羅”進入江西境內。根據市氣象臺預測,受“蘇迪羅”外圍影響,今日寧德市仍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明日起,降雨減弱,有陣雨或雷陣雨,局部大雨。
市委市政府要求,各地要繼續加強值班帶班,發揮連續作戰精神,繼續加強轉移人員管理,繼續強化巡查值守,在警報未解除前,堅決杜絕人員返流。要把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也要開展自救和重建,盡快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
各地要繼續強化重點區域的安全防范,嚴防次生災害。針對降水多、土壤較為飽和的地災點、沿海海堤、提防等危險區域要強化巡查值守,一旦發現險情要及時采取應對措施,堅決果斷組織人員轉移,確保安全。
同時,要嚴防城鎮內澇,對城鎮低洼地帶要加強巡查排查,特別是后期降雨較多的福安市要及時組織力量排水、排澇,保證城鎮居民正常生活。同時,要注意做好災后環境衛生和衛生防疫工作。
鑒于目前全市水庫水位普遍較高,賽江、霍童溪兩大流域水位較高,考慮未來持續降雨的影響,市委市政府要求各地要加強上下游的聯防聯調。特別是蕉城區要提前做好洪口水庫下游的應急避險,繼續做好攔蓄洪水,待后再錯峰泄洪。
延伸閱讀
【兩問“蘇迪羅”】
1.“蘇迪羅”未在寧德市登陸,為何寧德市風大雨大?
據市氣象臺副臺長蔡英群介紹,作為今年8月“風王”的“蘇迪羅”,對于寧德市來說,是一個“風雨并重”的臺風。雖然它的登陸點在莆田,但它的強降水云團在北面,也就是福州和寧德,因此,這一帶的降水量都非常大。此外,受臺風外圍螺旋云帶影響,寧德市沿海出現了15~16級的陣風,風力強,且持續的時間長。
2.“蘇迪羅”的降雨量有沒有破歷史記錄?
蔡英群表示,雖然“蘇迪羅”的過程雨量巨大,全市降雨量均在100毫米以上,最大降雨量超過600毫米;一小時降雨量也很大,8日3時~4時,柘榮乍洋降雨量達到89毫米,但并沒有破歷史記錄。據了解,在2005年“海棠”臺風時,寧德市曾出現過600毫米以上的日降水量,堪稱瓢潑暴雨。
【災后自救】
霞浦成立12個工作小組幫助恢復生產
寧德網消息 (夏斌 黃光亮) “要組織力量,抓緊清理這些倒在路上的樹木,盡快搶通這條重要干道。”8月9日上午,霞浦縣四套班子主要領導,分赴全縣14個鄉鎮(街道),指導臺風災后自救工作。
面對嚴重災情和嚴峻救災形勢,霞浦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迅速從防臺抗臺,轉入全面搶險救災和災后恢復生產。根據全縣實際災情,縣里成立了交通、電力、通訊、城區基礎設施搶修、災后重建12個工作小組,開展災后自救、恢復生產。
地處山區的柏洋鄉,受災嚴重,近5000畝高山晚熟葡萄,受災面積近4000畝,豐收在望的果園,一夜之間遍地狼藉。柏洋鄉迅速組織了由鄉、村干部組成的“應急小分隊”,趕赴種植葡萄的董墩等村,幫助種植戶給葡萄園清淤排水、收拾薄膜、重搭鋼架,把臺風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目前,霞浦全縣上下正全力以赴,奮起救災,力爭將臺風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