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制報消息 (周敏 邱小嬌) 從“高大上”的醫療器械、航空材料,到“平民化”的鍋碗瓢盆、石油化工,不銹鋼都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隨著消費需求的越發強烈,不銹鋼生產的規模逐漸擴大,并逐步形成產業集群,主要分布在內蒙古、山東、江蘇、福建、廣東、廣西。在我省,寧德沿海不銹鋼產業集群最為著名。今天,本報記者帶您走進寧德不銹鋼產業集群,了解其背后的故事。
不銹鋼的另一種名稱,你“造”嗎?
如果說鎳鐵合金產業,你一定覺得陌生,但說到不銹鋼,很多人便覺得再熟悉不過了。其實,鎳鐵合金產業實質就是不銹鋼,鎳鐵合金是以鎳為基加入其他元素組成的合金。鎳具有良好的力學、物理和化學性能,主要以合金元素的形式作為不銹鋼、高溫合金鋼的主要原料,表現出良好的抗氧化性、耐腐蝕性及耐高溫性,應用十分廣泛。從家庭隨處可見的鍋碗瓢盆到石油化工,從醫藥食品到航空航天……各個領域都有它的蹤影,是一種不可或缺的重要金屬材料。
近年來,我國鎳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得到了快速發展,鎳的年消費量達14.6萬噸,占全球四分之一,已經成為僅次于日本的世界第二大鎳消費國,也是全球鎳消費增長最快的國家。但是與需求速度成反比的,是我國的鎳儲量緊缺,只占世界鎳儲量的5.9%。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我國在經濟發展中對不銹鋼的需求量巨大,而鎳的開發和利用速度遠遠跟不上冶金行業對鎳需求增長的速度,這讓利用和開發國外鎳資源變成了一項長期任務。
目前,開發和利用紅土鎳礦(氧化鎳礦)資源成為在世界上開發鎳資源的主流。紅土鎳礦廣泛分布于赤道地區,距離我國運距近,海運費用不高,中國的大型企業通過RKEF工藝生產的鎳鐵,可直接用于低端不銹鋼產品的生產,又由于鎳鐵本身含鐵,與普通的電鎳相比還可以提高設備的生產效率,因此深受不銹鋼生產企業的歡迎。
寧德生產的鎳鐵合金大多采用熱裝熱送的一體化生產的不銹鋼生產工藝,即RKEF與AOD爐雙聯法冶煉不銹鋼的工藝。該工藝具有環保、節能等特點,且成本較低,大大提高了中國不銹鋼在世界范圍的競爭力,對擺脫國外鎳資源依賴具有重要意義。
不銹鋼產品中的鎳,安全穩定嗎?
雖說目前我國各產業對不銹鋼的需求量極大,但不銹鋼生產也讓不少人發出質疑:不銹鋼在生產過程中安全嗎?
其實,元素的穩定性是以其存在的化學性質決定的。舉個例子,碳是構成有機物的最主要元素,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如大米、蔬菜、肉食品都含碳元素,這時候碳是無毒的,但含碳元素的不少物質卻含有劇毒,如氰化鈉、甲醇、甲醛等。
同理, 含鎳元素的物質也一樣。在分子、原子狀態下的鎳是無毒的,鎳還是人體生命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但是高溫或化學反應下呈離子狀態、可溶于水的鎳就是有毒的。如鎳工業生產中,電解鎳工藝中所產生的羰基鎳就具有高致癌性,危害較大。
那么,寧德市的不銹鋼項目中的鎳,是以什么形態存在呢?是否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寧德市目前批準的不銹鋼項目都是采用紅土鎳礦火法冶煉技術。這種技術與電解鎳工藝的不同之處在于其所采用的礦石為紅土鎳礦,是氧化鎳礦,不溶于水,且絕大部分的紅土鎳礦進口自印尼、菲律賓等國家的海島。其礦山植被茂盛,周邊海域水產豐富,不會對動植物造成傷害。同時,該項目的最終產品實際上是含鎳金屬較低(8%左右)的不銹鋼,成分以鐵為主,含鐵量75%-80%。
這些含鎳的不銹鋼產品眾多,廣泛應用于能源開發、日用、電子、航海、航空及醫療等領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如美國的一元鎳幣、我國的一元硬幣就是用不銹鋼鍍鎳合成的,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鍋碗瓢盆、廚衛家具、門把貨架、醫用器具以及備受大家關注能制成人造骨骼、牙科正畸器、各類腔內支架、心臟修補器的“性狀記憶合金”也是其中之一。
事實證明,這些含鎳的不銹鋼制品屬性安全、穩定,不會對人體和環境產生危害??梢哉f,正是由于這些不銹鋼制品的存在,才使我們的生活有了品質的保證。
不銹鋼企業是否會污染環境?
企業在生產中排出廢水廢渣廢氣在所難免。但是,作為有社會責任感和擔當的企業,理應將排放出的污染廢棄物品收集做了環保處理后再排放,避免造成對環境的污染。
寧德臨港產業集群中的不銹鋼企業也會排放污染物,其主要污染源有二氧化硫、廢酸水、酸洗的氧化物廢渣、生產廢水、生產廢氣等。該類企業投產多年后,福安市政府曾委托上海水科院對白馬港和鹽田港進行水質和海洋生物檢測,并出具權威的水質檢測報告。報告指出,寧德臨港不銹鋼產業集群所使用的紅土鎳礦不溶于水,對人體和海洋生物沒有危害。由此可見,寧德臨港不銹鋼企業的排放物不會影響周邊水土植被。
寧德不銹鋼產業,對污染源的防治控制措施有哪些呢?首先,對二氧化硫排放的治理,寧德批準的不銹鋼項目采用RKEF工藝生產線,礦熱爐產生的煙氣引入立磨利用余熱對煙煤進行干燥,或引入干燥窯利用煙氣熱量對紅土鎳礦進行干燥,生產線終端煙氣通過電除塵、脫硫設施后達標排放。而且脫硫設施都裝有煙氣在線監控設施,監測數據直接傳輸到國家、省、市環保部門,實時受到監控。
在生產中所產生的廢酸水其實也是一種資源。企業一方面將酸洗后的廢酸回收,經過酸再生系統生成再生酸可繼續回用;另一方面廢酸水經過水處理設施進行中和壓濾處理后,儲存在循環水池內繼續進行閉路循環回用。因此,生產過程中不會有廢酸水排放,也不會對地表和海洋造成環境影響。
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氧化物含有大量的鐵、鎳、鉻等金屬元素,這些都是不銹鋼冶煉中必需的元素。為了變廢為寶、降低成本,企業會把這些物質按一定的比例添加到紅土鎳礦中進行重新冶煉,既實現了廢物的循環利用,又避免了浪費,一舉數得。
不銹鋼項目生產的廢水包括電爐沖渣水、連鑄沖渣水、煙氣脫硫廢水、循環冷卻水等。按照清潔生產要求,這些生產廢水都循環使用,不予外排,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
對廢氣的處理,一般是收集后經除塵、脫硫處理達標后高空排放。常用的除塵措施有布袋除塵和靜電除塵,除塵效率可達99%以上;常用的煙氣脫硫措施是石灰——石膏濕法脫硫,脫硫效率一般可達90%以上。經過除塵、脫硫排放的氣體符合國家排放標準,同時,為確保環境安全,在不銹鋼項目廠界外設置了1公里的衛生防護距離。
為何寧德要發展不銹鋼產業?
提到寧德,不免讓人想起“中國海帶之鄉”、“中國紫菜之鄉”。從區位上來看,寧德具有綿長的海岸線、三都澳天然深水良港,這些都為寧德發展冶金產業提供了優越的天然條件。
環三都澳區域深水港口岸線資源豐富且大多處于待開發狀態,在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發展潛力和價值日趨凸顯,具備大規模集聚發展臨港產業的優越條件。發展臨港工業對助推寧德發展有著強大的作用。隨著交通配套網絡的建設,寧德區位優勢愈發明顯,港口資源成為寧德后起追趕的最大優勢,大型臨港工業是最佳的發力點。而寧德的臨港工業主要布局在三都澳海域沿線,臨港工業項目的建設對以上這些地方基本沒有影響。
目前,我國對不銹鋼的需求仍然旺盛,而國內未來不銹鋼用量仍然呈持續增長趨勢,未來5~10年國內不銹鋼的年均增長率將保持在7%左右,這主要是由于建筑領域的大量使用和應用范圍的擴大,國內不銹鋼用量會越來越大。不銹鋼廣泛用于五金制品、廚房用具、家用電器等民用市場,一些新興領域如海洋開發、航空航天、新能源開發、節能環保等,都需要不銹鋼。
雖說寧德有著天然條件發展不銹鋼產業,但“生產中所需的紅土是否會污染環境”、“紅土粉塵是否會影響植物生長,影響生態植被”等問題,仍然不斷困擾著當地居民。
據了解,紅土礦來自于東南亞印尼、菲律賓等地的海島,自身就是那些海島的土壤。海島上風景如畫,動植物資源豐富。海島上的紅土礦會隨著自然沉降或者人工開發運輸而進入周邊的海水,經過海水長期的沉淀、浸泡,目前還未有證據表明對紅土礦周邊的水質及海洋生物產生任何影響。
紅土礦含有2%不到的鎳元素,冶煉廠通過還原提煉的方式將鎳元素提取出來制成不銹鋼。正常情況下,紅土礦就是企業的一項寶貴資源,企業甚至舍不得其流失。企業在生產運輸過程中,一般有專門的洗車臺對進出廠區的汽車輪胎及車身外殼進行沖洗,沖洗下來的紅土鎳礦經洗車收集池回收重新用于生產用料,整個過程含鎳紅土礦廢水不外排,不僅做到原材料上的節約,而且真正做到了環保。因此紅土礦入海量微乎其微,對海洋水質和生物的影響極難體現出來。
此外,相關企業的物流碼頭會請有相關資質的監測單位為企業做驗收監測,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就是水質及海洋生物的監測。報告指出,寧德臨港不銹鋼產業集群所使用的紅土鎳礦不溶于水,對人體和海洋生物沒有危害。近港海域海洋生物及水產養殖會受氣候條件、養殖密度等因素影響,與海洋水質無關。
紅土粉塵則是紅土礦在干燥過程散落的礦粉。礦粉與紅土礦原料差異性僅僅是含水率的差別,由進料的34%下降到10%左右,其理化性質基本上與原料紅土礦無二。
有一點值得注意,根據實驗監測,紅土礦粉如果大量堆積于植物葉面上,會對植被的光合作用產生一定的阻礙。因此企業必須采取合理的環境保護措施和管理制度,保證外排的粉塵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限值要求。這樣,居民就不用擔心紅土粉塵對環境造成影響了。
保護環境,寧德環保部門在行動
今年4月,寧德市召開2015年首次環境保護約談會議。會上通報,福安市和福鼎市兩個不銹鋼項目未批先建,均被責令停產整改。
2014年12月,寧德蕉城某不銹鋼項目開工建設初期,寧德市環保局便下發通知,要求該項目落實廢氣、廢水和固廢處置等方面環境問題整改。2015年以來,環保部門成立了該項目環保監管專項工作小組,對環保設施建設和運行情況實行一周一巡查,對產排污情況實行一周一監測,及時發現問題,指導督促其落實整改。
近年來,寧德環保部門高度重視寧德不銹鋼生產企業的日常環境監管,采取嚴格執法、加強巡查、加密監測、督促整改等多項舉措。旨在督促企業嚴格落實各項污染防治措施,防范環境風險,保障著居民生活環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