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rdv0y"><label id="rdv0y"></label></acronym>

  • <tr id="rdv0y"><label id="rdv0y"></label></tr>
    <pre id="rdv0y"><del id="rdv0y"><menu id="rdv0y"></menu></del></pre>

    <td id="rdv0y"><ruby id="rdv0y"></ruby></td>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新聞 > 閩東新聞
    投稿

    壽寧下黨:特困鄉的嬗變之路

    2015-08-06 10:34:21 來源:寧德網 作者: 點擊圖片瀏覽下一頁

    QMT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下黨新村一角QMT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寧德網消息(吳蘇梅 吳加元 文/圖) 7月28日,在森林茂密的壽寧縣下黨鄉下黨村后山,25歲的下黨村返鄉創業青年王培根正與同伴查看廠房建設情況。今年初,長期在外經商的他被家鄉發展前景吸引,帶回4個年輕同伴,5人共同出資近100萬元,設立星農畜牧專業合作社準備養殖野山羊。他說,“我們看中家鄉的好山好水,加上村里推廣定制消費扶貧項目,不愁銷路,我們只要專心把羊養好。”QMT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王培根是近年來眾多下黨回歸的農民之一。這個曾是閩東四個特困鄉之一鄉鎮,如今,早已擺脫“五無”尷尬局面,舊貌換新顏,那些曾因窮困紛紛背井離鄉討生活的人們紛紛回鄉謀求新生活,新發展。QMT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一個學生的幸福生活QMT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吳太娟是下黨鄉王坑村人,家里母親殘疾,父親靠務農維持一家四口生計。此前,她租住在中學旁簡陋的民房里。八年級學期開學時,她拎包入住學校宿舍。QMT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搬進這里,不僅省了租房費,而且生活過得方便又充實,日子過得很幸福,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呀!”吳太娟連連感慨。QMT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1989年建鄉后,下黨小學翻開了新的一頁。1994年從5間民房里搬進新教學樓。此后,在省、市、縣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辦學條件逐步改善,形成如今占地2700多平方米、教育生活設施齊全的中小學校。QMT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30年前看病得跋山涉水,這是吳太娟長輩們的記憶。建鄉時下黨就醫條件依然簡陋,醫務人員缺乏。此后,隨著上級扶貧力度的加大,下黨人就醫條件大大改善。如今,衛生院業務用房、門診室、住院房、工作人員齊全,村民看病難問題基本解決。“此外,院里擁有3臺海云工程機器,利用機器每年4次進村入戶巡回為村民體檢、義診,為全鄉4100多個居民建立健康檔案。”鄉衛生院院長李健說。QMT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家里人和我都有健康檔案呢!平常不舒服可以直接到衛生院看,可方便了。”吳太娟說。QMT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一個個村莊的華麗轉身QMT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30年前,下屏峰村土木房、茅草屋連片,村莊又臟又亂……如今,進村“小高速”公路筆直寬敞,村道干凈整潔,座座嶄新的磚混樓房林立,臍橙、烏龍茶漫山遍野。許多村民還到廣州、泉州等地經商,大家的生活富起來。去年,該村還被列入市級美麗鄉村建設示范點,村里基礎設施和村容村貌進一步得到改善,向發展生態休閑觀光旅游產業大步邁進。QMT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像下屏峰村一樣,下黨鄉的各個鄉村在上級黨委、政府及各部門的關心支持下,面貌已是煥然一新。QMT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多年來,下黨鄉利用各種機遇,先后引導自然村群眾向位于交通主干線的下黨、楊溪頭、下屏峰村集聚,按照村莊整體規劃,完成街區道路全部水泥硬化、飲水安全工程、電網改造等配套設施建設,逐步實現人口居住集中化、居住條件大幅提升。QMT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針對交通瓶頸,該鄉還先后修建了連接芹陽、斜灘、慶元以及9個行政村通村公路。去年,在省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啟動了下黨進鄉公路改造工作,對進鄉公路進行瀝青路面重鋪或水泥澆灌,將普通公路變成高等級“小高速”。下黨人“一怕有病痛,二怕養肥豬,三怕挑化肥”成為歷史。QMT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下黨鄉村之變,還變在增收之道。立足生態做文章,下黨利用豐富的山林、水電資源,能人帶動以“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發展茶葉面積5200多畝,臍橙3000多畝,錐栗2000多畝,毛竹2000多畝,新建油茶基地400多畝。建成較大規模茶葉企業5家,生態農業風生水起。依托境內優美的生態和下黨、楊溪頭、碑坑等古民居旅游資源,大力發展鄉村生態休閑旅游。QMT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一種精神的堅守發揚QMT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26年扶貧開發,作為省級特困鄉的下黨,實現了由“無公路、無自來水、無照明電、無財政收入、無政府辦公場所”的深山窮鄉到美麗鄉鎮的華麗嬗變,走出一條謀求“百姓富、生態美”的發展之路。QMT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沉甸甸的扶貧答卷背后,是各級黨委、政府、社會各界的關心和支持,更是當地干部群眾擺脫貧困的不懈追求和滴水穿石、持之以恒的精神堅守。QMT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下黨鄉紀委書記陳曉東介紹,多年來,下黨在推進各村的扶貧開發中“輸血”與“造血”并重,即送資金送項目也送觀念,幫助群眾轉變思想,理清思路,增強“造血”功能。從2004年開始,省、市各部門陸續下派干部到下黨部分村莊駐村幫扶。省軍區后勤部、省農業廳、工行銅盤支行、建行城東支行等單位還與下黨鄉開展共建幫扶活動,為下黨提供資金、設備等幫扶。省委組織部下派干部到下黨村駐村幫扶,推出“定制茶園”項目,利用“消費扶貧+產業扶貧”讓先富的村民帶動后富村民,研究制定機制和標準,讓村民、村集體和引入的企業實現三方共贏,形成全鄉農民的增收點。QMT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精準扶貧政策實施以來,下黨鄉得到了一個個扶貧項目。下黨鄉通過規劃,分門別類篩選好項目,分期分批實施,以美麗鄉村建設、生態農業建設、鄉村旅游開發為重點,發揮政策的疊加效應,以及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推動項目建設順利進展。QMT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文章來源:寧德網 責任編輯: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福鼎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福鼎新聞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新聞熱線:0593-7856234 技術服務:0593-7998976 網上投稿
    關于本站 | 廣告服務 | 免責申明 | 招聘信息 | 聯系我們
    福鼎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8-2017
    日日拍夜夜嗷嗷叫国产_一区二区在线视频_五年沉淀只做精品的app_久久五月天人人人人操

  • <acronym id="rdv0y"><label id="rdv0y"></label></acronym>

  • <tr id="rdv0y"><label id="rdv0y"></label></tr>
    <pre id="rdv0y"><del id="rdv0y"><menu id="rdv0y"></menu></del></pre>

    <td id="rdv0y"><ruby id="rdv0y"></ruby></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