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網消息(周暉 陳明堂 李清旺) “這方圓幾里的油茶樹下放養的是6000羽土雞,山腳的空地養了6000多頭豬,光這些每年可帶來20多萬元的收入。”7月24日,周寧縣純池鎮北山堂弘旺種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徐應回,說起林下養殖帶來的立體效益時喜滋滋地說道。
北山堂村是地質災害造福搬遷后撂荒的廢棄村。1998年,這里的100多戶村民搬到6公里外的集鎮中心建起新村。2009年5日,返鄉創業青年徐應回放下日漸紅火的企業,回村注冊合作社,開荒種植油茶,打造“豬—沼—茶”立體種養的產業模式,帶動鄉親致富。目前,已建設油茶標準示范基地4600多畝,林下養殖6000羽雞,存欄生豬6000多頭、能繁母豬180頭,一個立體生態循環經濟模式初露頭角。
周寧縣積極探索發展生態農業循環經濟,從建設生態示范縣入手,以建設生態美麗鄉村為重點,積極抓好“改路、改水、改廚”和美麗鄉村規劃建設。積極引導農戶及合作社因地制宜發展林下經濟,全力推行“果—禽—蔬”、“果—草—禽—蔬”等循環種養模式,使全縣10多萬農民通過推廣農林結合、種養結合、庭院經濟和大田生產結合的生態循環模式,逐步形成了“規模養殖、清潔生產、循環利用”的生態農業發展鏈條,大力發展生態農業。
這種生態循環模式不僅推進了農業結構大調整,而且延伸了農業產業鏈。目前,該縣建立了高產有機油茶林基地、蔬菜基地,形成了糧食、無公害蔬菜、食用菌、生豬、水產養殖六大優勢產業和油茶、毛竹、茶葉、金銀花等十大綠色農產品。在此基礎上,該縣通過內引外聯的辦法,建立了多家農業龍頭企業,推動了農業產業化,實現了工農生產的生態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