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蕉城區各龍眼品種成花率和坐果率普遍良好,預計今年全區龍眼總產量達1.8萬噸,這是記者16日從區農業局獲悉。
去年春,我市曾遭遇多年未遇的長期低溫,龍眼的嫩梢和葉片均遭不同程度的傷害,影響了發芽的正常萌動,導致產量大幅減少。今年初,區農業局經作站未雨綢繆深入龍眼園指導種植戶進行疏花蔬果、病蟲防治等管理技術。從實地調查情況看,全區各龍眼品種成花率均在90%以上,且坐果率普遍良好,預計今年全區龍眼戶將獲得大豐收。
8月底,蕉城的晚熟龍眼將陸續上市,果農為了備戰銷售旺季將使用統一商標,分級包裝,走精品路線。在原有的銷售線路上,還將結合閩東旅游推廣蕉城晚熟龍眼。
據悉,蕉城區是農業部評定的“南亞熱帶作物晚熟龍眼基地”和中國果品流通協會組織認證的“中國晚熟龍眼之鄉”。于2007年4月,“蕉城晚熟龍眼”成功注冊了“蕉城晚熟龍眼”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全區現有晚熟龍眼面積3萬畝,與廣東、廣西和閩南莆仙相比,同品種龍眼鮮果的自然成熟期要遲熟20至40天,而最晚熟品種可延遲到11月中旬采收,具有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見習記者 陳幼芳 記者 龔鍵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