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網消息(閩東日報記者) 機車穿梭,吊塔揮臂。7月19日黃昏,坐落漳灣臨港工業區的福建聯德企業有限公司冶金新材料項目一期建設現場,作為該項目主要生產車間——礦熱爐主車間的鋼結構已拔地而起、框架初顯,回轉窯系統、配料站、冶煉車間變電所等各個建設工程也同步推進,一片繁忙。
福建聯德企業有限公司冶金新材料項目,由亞洲第二大、世界第七大的不銹鋼生產企業——臺灣義聯集團投資建設,是省委、省政府赴臺招商活動的重要成果之一,是閩臺合作的重大項目。同時,也是我市“調結構、轉方式、保增長”培育冶金新材料產業集群的龍頭項目。據介紹,該項目規劃用地3500畝,總投資17.6億美元,全部建成后每年可創造產值500億元以上,利稅20億元,并將增加6000多人就業。同時,還將有效帶動我市冶金新材料加工業、物流運輸業及配套服務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該項目采用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中鼓勵的回轉窯-礦熱爐(RKEF)全封閉生產工藝流程,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11年該項目獲得發改、環保、海洋、外經等部門批準,并于2012年3月動工建設。目前一期建設用地近千畝,已經基本完成回填、鉆探、打樁等工程。項目設有4座36MVA礦熱爐、4套回轉窯、干燥窯系統及其配套的原料系統。其中,礦熱爐系統完成總工程的7%,回轉窯已完成土建工程的35%,設備即將進廠安裝,其他相關設施也在同步建設中,預計可在今年底試投產。
據介紹,該項目秉持義聯集團“創新、成長、責任、永續”的發展理念,注重環保投入,項目環保投資占總投資額約13%。通過實行清潔生產和循環利用,嚴格落實環保責任及規定,所生產的廢棄物可控、可防、可治理。其中,在大氣防治方面,該項目將建設4座36MVA礦熱爐,并利用電爐高溫煙氣作為干燥窯的干燥劑,采用四電場靜電除塵器除塵,除塵效率99.5%以上,煙氣通過濕法脫硫技術,脫硫效率可達90%以上,高于80%的國家環保標準;在廢水防治上,該項目廠區排水將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體制,清凈雨水、生活污水和生產廢水經過項目廠內污水處理站處理后,全部回用作為沖渣用水,可以實現生產廢水“零”排放。
在現階段的項目施工中,聯德公司嚴格按照先形成護岸后回填的施工工藝進行施工,減少圍填陸域形成的泥沙入海污染海水水質;控制生活污水排放量,加強施工人員的環保意識,禁止亂排生活污水或使其直接進入海域;同時,在施工道路面及施工場地定時清掃和噴灑水,以減少揚塵污染環境,最大限度保護周邊環境,建設資源節約型、科技創新型、環境友好型、生活低碳型的現代化工廠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