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聞網訊(蔡麗軍)眼下正是甘薯育苗時節,連日來市農業農村局農業專家深入田間地頭,進行甘薯育苗期田間管理技術指導,為增產增收打好基礎、做足準備。
在太姥山鎮茶塘禾豐家庭農場甘薯育苗基地,專家們對甘薯育苗進行“把脈問診”,對把握天氣條件、栽種方式、起壟間距、施肥配方、控旺次數等技術性問題進行現場指導,并對甘薯品相的施肥比例和種植細節提出科學建議。
“今年福鼎糧播面積19.25萬畝,甘薯作為福鼎市第二大糧食作物,在穩定糧播面積,提高糧食產量起到很大的作用,我們今年加大推廣力度,預計福薯604的新品種種植面積會達到3萬多畝,其他甘薯品種也有3萬畝左右。”福鼎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省級科技特派員陳伯勇說。
種植大戶朱照棋今年準備種植番薯300畝,全是新品種甘薯604,除了種植甘薯外,朱照棋還是福鼎甘薯育苗大戶,16畝甘薯苗供不應求。
“農業專家經常到地里來指導,有問題我們只要電話一打,他們馬上就來幫助我們解決技術上問題”。福鼎禾豐家庭農場農場主朱照棋告訴記者,“今年還是主推福薯604,現在許多鄉鎮都開始和自己預定甘薯苗,今年育苗繁殖的時間也提前,往年都是四月上中旬育苗,現在到三月底已經全面結束。”
甘薯是我市主要農業產業之一,也是我市第二大糧食作物,種植歷史悠久,發展甘薯產業對于保證全市糧食安全、增加農民收入具有重大意義。近年來,我市農業部門通過引進、試驗與示范摸索,篩選出了福薯604、普薯32、煙薯25、渝薯15等一系列適合我市種植的新品種,連續在疊石、管陽、太姥山、店下等鄉鎮建立甘薯新品種試驗示范片,積極開展新品種的引進與對比試驗,建立以“技術團隊+農技專家+科技人員+示范基地+示范主體+田間學校”的推廣新模式,全面提升甘薯產量、品質和效益,實現了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今年甘薯種植面積預計6萬畝,產量占全市糧食總產量的30%以上,目前完成甘薯育苗面積100%,預計在端午前完成甘薯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