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白琳鎮黨委書記 何孔彪
近段時間以來,本人通過閱讀文件、報刊,觀看新聞、視頻等多種形式認真學習了廖俊波同志先進事跡,無論是其“拼命三郎”的干勁熱情、迎難而上的堅韌品質,還是其一心為民的公仆情懷,以誠待人的直率性情都深深感染和震撼了我。廖俊波同志用其短暫的一生,向廣大黨員、干部展示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時代風采,學習典型、對標先進,對于身處基層一線的我,在感慨之余也更加清醒的認識到身上肩負的重任與職責,現結合自己多年基層工作經歷和體會,談一些自己的感想。
一、學他甘當“鋪路石”的精神,沉下身子真抓實干
為官一任,當造福一方。從人民教師到人民公仆,從基層干部到主政一方,廖俊波同志始終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以自己的言行,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的莊嚴承諾,用生命和行動詮釋了對黨的忠誠、對事業的執著、對百姓的熱愛。無論是在鄉鎮、園區、縣委還是市里工作,他時刻都將為民服務銘記于心,從產業規劃建設、項目招商引資到醫療衛生教育、精準扶貧脫貧等等工作,他都親力親為,身先士卒。業績突出,他卻從不以此標榜,沾沾自喜;手中有權,他更是不謀丁點私利,始終清正廉潔、克己奉公。正如他的微信名“樵夫”所蘊藏之意:“甘當樵夫扎根基層,撲下身子真抓實干”。聯系自身,我想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要時刻以廖俊波同志為榜樣,牢固樹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績觀,不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真正做到一任接著一任干,一張藍圖繪到底,實實在在為群眾辦好事謀實惠。就如當前,白琳鎮正進入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攻堅時期,面臨著玄武巖產業轉型升級、礦山歷史遺留問題調處、沿海山區村發展不平衡、重點項目安征遷、建設進度有待加快等等一系列問題,作為鄉鎮負責人,我想只有腳踏實地,埋頭苦干,帶領干部群眾在正確的道路上踏石留印、在行之有效的舉措中抓鐵有痕,才能爬坡過坎、行穩致遠。
二、學他爭做“拓荒者”的干勁,創新思維敢闖敢拼
一切難題,只有在實干中才能破解;一切藍圖,只有在實干中才能實現。廖俊波同志在政和縣創造了經濟開發區從無到有、從破土動工到首家企業投產僅用半年的“政和速度”。在武夷新區創造了南平航天體驗館項目從簽訂協議到建成僅用80天、閩鋁輕量化車廂和物流車項目從簽約落地到建成投產只用了69天的“新區速度”。我想無論是“政和速度”還是“新區速度”,歸根結底說的應該是“俊波速度”。成事在人,任何一項工作的實施與推動都離不開領導者的組織指揮和經辦人的通力協作。聯系實際,道理相通,當前鄉鎮工作千頭萬緒,涉及的問題方方面面,無論是落實工作任務還是聯系服務群眾都對基層工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基層黨員干部不僅要有本領恐慌意識,更要有服務創新意識,就如廖俊波同志所說的“我們不能有‘窮人思維’,站位要高,思維要新,要學習先進地方的工作思路與做法”。我想在今后工作中,要通過不斷的學習、借鑒、反思、提升,補齊短板,增強業務本領,提高服務水平;同時還要乘勢而上,搶抓機遇,敢于創新,先試先行,重點圍繞“八大農業基地”(柴頭山片生態有機茶園基地、沿海片漁排網箱養殖基地、翠郊村臍橙種植基地、孔雀養殖基地、沿州、翁江村南美白對蝦養殖基地、棠園村蔬菜種植基地、牛埕下村藥材種植基地、白琳寨茶葉規?;a基地)、三大物流項目(名京、豪邁、萬成)、三大旅游項目(翠郊旅游綜合開發、八尺門灣生態公園、妙緣凈香文化生態創作園)等,力求在農業農村發展上創典型、在美麗鄉村建設上樹亮點、在扶貧脫困工作上出成效、在提振效能上聚合力。
三、學他勇當“主心骨”的魄力,以身作則帶頭擔當
在其位、謀其政、盡其責。廖俊波同志勤奮敬業,始終奮戰在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園區開發等工作一線,夙夜在公,廢寢忘食,從不叫苦叫累,一直忙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這種舍己忘我,無私奉獻的精神正是當下優秀共產黨員形象的縮影,是“兩學一做”的時代典型,是“四講四有”的模范代表。他舍小家、顧大家,把“忠誠、干凈、擔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群眾的支持與信任。我想在今后工作中,要時刻鞭策自己,警醒自己,以廖俊波同志為標桿,學習他敢于負責、勇于擔當、大膽作為的敬業精神,用榜樣的力量推動各項中心工作落實,特別是在抓基層黨建、信訪維穩、脫貧攻堅、重點項目百日攻堅、環保督查整改等重點難點工作上,要身體力行,全力以赴,一件一件抓緊、一項一項推進;要當好急先鋒、排頭兵,履職盡責,敢于擔當。在抓廉潔自律上,要慎初、慎獨、慎微,自覺按照黨的領導干部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要踏實做事、干凈做人,真正做到廉潔奉公。
四、學他愿做“服務員”的情懷,堅定信念踐行宗旨
政聲人去后,百姓記心頭。廖俊波同志生前無論身處何地、擔任何職務,在他的心里永遠裝的是廣大的人民群眾。他經常對身邊的干部講,“群眾遇到困難來找我們的時候,一定要換位思考,想想如果我們站在他們的位置上該怎么辦,這時候你就一定會盡心盡力幫他們去辦事。”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干的,在他不懈努力下,位于貧困地區的政和縣連續三年進入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十佳”,三年多時間全縣貧困人口減少3萬多人,脫貧率達69.1%;石圳村從一個垃圾滿地、污水橫流的空巢村變成了現在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留得住鄉愁,遠近聞名的美麗鄉村;此外還有迎賓大道、政和廣場、寧武、松建高速公路等等民生項目的順利實施,充分彰顯其為民服務的本色。見賢思齊定能蔚然成風,我想在今后工作生活中,要不斷改進工作作風,抽出更多的時間深入各村尤其是山區村,圍繞發展、增收、穩定等工作進行調查研究,掌握農村群眾所思、所想、所盼,認真傾聽群眾意見建議,著力解決好關系群眾切身利益事情,切實增強工作實效,提升服務水平。同時要時常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學習廖俊波同志先進事跡,深入踐行為民服務宗旨,不忘初心,始終保持昂揚的斗志、創先的勇氣,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勇于面對困難,想實事干實事,一步一個腳印地把事業推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