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協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將于12月21日開幕,200多名政協委員走進人民劇場,積極參政議政。那么他們都帶來哪些提案呢?在大會開幕前夕,本報記者采訪了部分委員,聽聽他們的履職聲音。
政協委員向大會報道開啟新一屆履職。
委員1:夏淑蓉
夏淑蓉是一位來自農業界別的委員。她今年帶來的是一份《關于基層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聘任及崗位晉級的建議》的提案,在提案中她建議,為調動廣大專業技術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希望放寬基層事業單位,特別是專業技術人員密集型的面向基層事業單位的職稱聘任條件,提高中、高級職數設定的比例。與此同時,建議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晉級不受崗位設定限制,達到一定的年限后,就可自然晉級。
“兩會”開幕前委員充電忙,圖為委員培訓簽到。
委員2:林賢管
林賢管是一位來自社保界的委員。他向大會提出了《關于加強農村敬老院建設與管理的建議》提案,在提案他提到,農村敬老院是黨和政府與農村弱勢群體聯系的橋梁和紐帶,是黨和政府關心照顧農村弱勢群體的有效載體,是展示黨和政府自身形象的平臺,同時它也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為進一步加強對農村敬老院的建設與管理,切實使敬老院成為名副其實的“幸福院”,為此建議:
吸引民間和鼓勵民間資本參與社會養老服務,加快敬老院養老服務建設,擴充敬老院工作人員隊伍;建立穩定的經費投入機制;提高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 加大敬老院的醫療投入,重視院民的就醫保障,對養老不能醫的敬老院給予政策上與資金上的傾斜幫扶。
委員3:李華林
李華林是一位來自工商聯界別的委員。為能掌握話語權與主動權,在全國率先制定標準體系,他建議市政府與中塑協加強緊密合作,在中塑協的牽頭指導下,委托有關資質專業部門編制集聚區標準評價體系,以此舉措為爭創龍安產業園為省級乃至國家級產業園打下基礎;加大力度完善產業鏈條。持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依托中塑協推介引薦作用,通過項目對接平臺,努力引進一批超纖、水性聚氨酯、無溶劑型聚氨酯等產業龍頭項目,以及樹脂、革基布等上游產業鏈項目,服裝、箱包、皮具等下游產業鏈項目,建立產業項目招商指導目錄,制定有競爭力的招商政策,并做好招商項目后續跟蹤服務,實現產業鏈招商突破。
為此,李華林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向大會提交了《關于進一步提升龍安生態合成革產業園建設水平的建議》的提案。
委員忙于充電為履職備好功課。
委員4:歐陽坤華
歐陽坤華是一位來自科協界別的委員。歐陽坤華認為隨著我市社會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人口增長,突發公共應急事件頻發,應急救援任務十分艱巨和繁重。為了最大程度地減少突發公共事件和自然災害事件造成的人員財產損失,維護市民安全和社會穩定,逐步加快并完善應急救援隊伍的建設勢在必行。為此建議:實行政府主導,構建統一分級體系;整合社會有效資源,建立健全有效的應急救援保障體系;加強應急救援力量和專家隊伍建設,提高處置各類應急事故的能力。
委員5:蔡清提
蔡清提是一位來自基層的委員,他關注的是農村老人的“老有所樂”問題。以白琳鎮為例,據統計,目前白琳集鎮的常住人口已達2萬多人,其中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達2500多人,而現有的白琳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本身并無固定的服務場所,只是臨時依托社會民辦的老人活動室,只能為老年人提供一些棋牌、圖書等少量的休閑服務項目,難以滿足廣大老年人多樣化生活服務需求。據了解,目前從鄉鎮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總體情況看,主要存在資金投入不足,服務場所缺乏,是配套措施不全,專業人員缺少等問題。
為此,他建議政府加大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場所和服務設施建設力度,加大居家養老服務專項資金投入,加大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專業人員的培訓力度等措施,進一步完善鄉鎮農村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確實提升養老服務水平。
委員6:董文生
董文生也是一位基層委員。今年他向大會提交了《關于改善社區辦公設施,提升社區服務水平的建議》,他希望政府及有關方面要強化社區服務功能,加大社區經費投入,健全社區工作隊伍等,進一步改善社區辦公設施,提升社區服務水平。(曾云端 鄭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