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聞網訊(廖詩雄)日前,農業部農產品加工局公示了第四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錄共29個傳統農業系統,其中福鼎白茶文化系統入選。
福鼎白茶,屬于福建白茶,產于福鼎太姥山,具有地域唯一、工藝天然和功效獨特等特性。 白茶屬輕微發酵的茶類。其品質外形針狀,白毫密披,銀裝素裹,色白如銀,熠熠發光,湯色和葉底,淺淡明凈,因得白茶之名。傳統的制法是采下新鮮芽葉晾曬至干,不炒不揉,芽葉完整,密披白毫。制茶過程中,主要靠晾曬和風干,工藝不復雜。白茶性清涼,具有消暑解毒、退熱降炎之療效。因茶樹品種、原料(鮮葉)采摘的標準不同,主要品種分為:白毫銀針(首日芽)、白牡丹、貢眉、壽眉。
在嗜茶愛茶的北宋皇帝徽宗趙佶筆下,“白茶為第一”(趙佶《大觀茶論》)。白茶是中國六大茶類中的璀璨明珠,茶中特殊珍品。其歷史悠久,以白茶命名,迄今已有九百年的歷史。福鼎作為中國白茶之鄉、中國名茶之鄉和中華茶文化之鄉,產茶歷史悠久,茶葉資源豐富,茶文化底蘊深厚。自古以來,福鼎以其獨特的地域環境,國優茶樹良種,精湛的制茶技藝,豐富的制茶經驗,優良的茶葉品質,多姿多彩的茶文化,在中國乃至世界茶葉發展史上占據了重要地位。福鼎白茶連續七年躋身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十強,2016年以33.8億元的評估價值名列全國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