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聞網訊(蔡雪玲 朱奕鵬)初夏時節,置身磻溪鎮,88%的森林覆蓋率,3.2萬畝的茶園。在這望得見山水,看得見鄉愁的版圖上,九鯉溪、桑翠湖、后坪萬畝草場,正在建設的石拱廊橋、大沁白茶坊木屋、紅木四合院……點線相連間,人文自然和諧并存,勾勒出一幅精美的觀光畫卷。
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出臺《福鼎市進一步推進茶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遵循“綠水青山就是成金山銀山”的生態發展理念,立足福鼎白茶與山、海、川、島資源優勢,大力推進茶旅融合發展。據不完全統計,自3月25日第六屆福鼎白茶開茶節直播以來,全市旅游接待總人數突破60萬人次,帶來旅游收入超過3億元,同比增長近20%。特別是慕名到點頭鎮、磻溪鎮、管陽鎮等茶文化旅游觀光地體驗采茶、制茶、購茶、休閑、拍攝的游客劇增,人流量達到20萬余人次,同比增長近25%。
福鼎白茶的聲名已遠非在本區域內傳播。前不久,在中烏兩國建交25周年舉辦的“一帶一路中烏文化交流周” 活動中,受中國絲綢之路城市聯盟的邀請,福建譽達茶業、福建裕榮香茶業代表福鼎白茶前往烏克蘭參展,福建瑞達茶業定制的3公斤福鼎白茶白毫銀針大茶餅作為活動紀念茶,吸引了眾多眼球,烏克蘭駐中國大使列茲尼克充分肯定了中國茶文化對促進中烏友好發展的積極意義。
福鼎白茶作為一種媒介,正在打破不同產業之間的界限,由過去的單一農產品生產,向產區觀光、產品體驗、電商營銷、文化傳播等全產業鏈開發方向轉變,形成加速融合發展的趨勢?,F在到我市的游客們除了沉醉于山海川島的旖旎風光,對福鼎白茶及其文化內涵同樣產生濃厚的興趣,以白茶體驗為主題的各類活動也應勢而生。每年一屆的福鼎白茶開茶節更是做足了文章,福鼎白茶產業也成為我市打造全域旅游發展的“助推器”。
今年開茶節直播,我市除了延續向白茶始祖太姥娘娘祭茶,還策劃組織了133名身著漢服的學生朗誦《白茶賦》,體現文化傳承。十三太保茶轎、西陽線獅、前岐馬燈等一大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八方游客再現了我市濃郁的文化之根。同時啟動首屆“幸福福鼎”杯全國攝影大賽、“福鼎白茶杯”國際商界精英徒步邀請賽,體驗采茶、種茶,尋找白茶古樹,領略茶鄉風景。央視國際頻道在當天5分鐘直播基礎上,其品牌欄目《傳奇中國節》在清明節當日再次進行專題報道,向海外全方位展示了福鼎白茶文化、太姥文化、民俗文化的厚重底蘊。
每年開茶節直播恰逢白茶采摘高峰期,得益于媒體宣傳發酵帶來的品牌效應,白茶采摘交易量不斷攀升。據了解,今年開茶節后的半個月時間里,白茶日采摘量增多了近5倍,點頭茶青交易市場日人流量達到1.5萬人次,最多時促成春茶日交易量達到15萬公斤,日交易額可達千萬元規模。在茶鮮葉及成品茶售價漲幅達到三成的情況下,銷售額仍比去年同期增長近40%。我市茶農收入大幅增長,年人均收入從最初的幾百元增長至目前的4500多元,實現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豐收。我市“白茶之鄉”的金字招牌愈加響亮,福鼎白茶在出口和內銷市場上的行情遍地開花。目前,全市擁有茶葉加工企業逾550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41家,茶葉龍頭企業99家,在全國各地創辦直營、加盟營銷網點近4000個。2016年全市涉茶總產值35億元,同比增長21%。
歌舞傳情、影像記憶、景美業豐。在旅游基礎設施日趨完善的同時,我市正在茶旅融合的人文風景培育之路上演繹產業攜手、互促共贏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