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曾云端)日前,《福鼎市茶產業發展規劃(2015-2020年)》通過專家評審,按照“規劃”,未來五年,我市將建設“四大產業基地、二大科技平臺、一個中心”,培育具有一定規模茶葉專業合作社15-20家,省級龍頭企業3-5家,市級龍頭企業10-30家,涉茶銷售收入超過50億元。
福鼎產茶歷史悠久,是全國十大產茶大縣(市)之一,素有“中國白茶之鄉”之稱。全市涉茶人口占總人口66%以上,農業人口中從事茶葉的人口比重超過44%,福鼎白茶產業吸納本地農民就業超過70%以上,茶葉是我市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市委、市政府歷來高度重視茶業發展,制定和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保障了茶產業的有序發展。當前,在新的經濟形勢下,我市茶產業面臨新一輪優化調整和轉型升級挑戰,在此背景下,受市委、市政府委托,福建農林大學和市茶業發展領導小組承擔《福鼎市茶產業發展規劃》(2015-2020年)的編制工作,指導我市茶產業發展,引導產業主體行為方向,促進產業可持續發展。
為進一步提升福鼎茶地位,實現福鼎茶葉品牌化、規?;?、科技化和外向化,根據發展思路和建設目標,針對我市茶產業發展現狀和特點,《福鼎市茶產業發展規劃》提出了“四大產業基地、二大科技平臺、一個中心”平臺戰略建設。四大產業基地即茶園標準化種植與種苗繁育基地、茶葉初精深加工產業基地、茶葉貿易物流產業基地、茶文化休閑旅游產業基地;二大科技平臺即茶產業人才培養及品牌宣傳平臺、茶產業科技研發平臺;一個中心即建質量安全檢測監管中心。
根據“規劃”,未來將在點頭、管陽、磻溪、太姥山和崳山等鄉鎮,建立5個以上標準化高技術示范茶園,并將依托高校院所相關技術和資源,在點頭鎮建立一個面積100畝的綜合型、現代化的茶樹種質資源圃,開展優異茶樹種質資源的挖掘、保存、創新和利用。與此同時,還將在點頭、白琳、磻溪等地建設4個茶葉初精制加工集中園區,發揮先進加工技術的示范作用,引領茶葉加工產業發展。此外,整合我市現有茶葉物流資源,將建設一個100畝茶葉物流倉儲中心,通過中心的帶動輻射,吸引各產茶鄉鎮有實力的企業入駐,實現加工、配送、倉儲、運輸等一條龍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規劃將重點穩定茶園面積,提高茶葉品質和效益,保持第一、二產業優勢,促進茶旅、茶配套等第三產業協調發展。整合全市旅游資源,充分利用我市得天獨厚的生態地理優勢,建設包括白茶產業園、現代化茶莊園等茶文化旅游產業基地,提升福鼎茶產業的文化氛圍,同時還厘清了七條茶旅線路,適合不同人群旅游需要,發展茶旅游產業。
為了使“規劃”更好地實施,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市茶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的指導下,各茶葉主產區的鄉鎮黨委政府將把茶葉產業發展納入現代農業,新農村建設和農民增收的整體戰略進行部署,因地制宜研究制定本地茶葉產業發展規劃;各有關部門將各司其責、分工合作,加強茶產業發展和規劃實施的組織領導,進一步明確任務目標,完善對茶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突出發展重點,強化工作措施,確保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