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劉端莉 林喜盈)5月22日,2014年全國種植業產品質量可追溯制度建設試點工作布置在京召開,來自北京、遼寧、福建、浙江、四川、陜西、甘肅、山東、安徽等9個省(區、市)的40多名代表參加了會議,我市茶業局也派代表參會。國家農業部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中心陳金發副主任、李連海處長參加會議并講話。
會議布置了今年的工作,就可追溯制度試點工作方案和“全國種植業產品質量追溯系統”升級應用做了講解。陳金發指出種植業產品質量可追溯制度建設意義重大,是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長效機制,是發達國家的通行做法和發展趨勢,也是切實做到農產品生產過程問題早發現、措施早到位、隱患早排除的有效手段。在今后的工作中,各試點單位要繼續以實施農產品的生產檔案、產地編碼和包裝標識管理為手段,以加快推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為依托,以加強農產品生產過程的質量安全控制為重點,狠抓各項關鍵措施,加強領導、樹立品牌、做好宣傳、形成合力。
李連海在會上肯定了福鼎近幾年茶葉可追溯制度建設取得的成績,希望我市繼續做好可追溯試點工作的宣傳與推廣。
福鼎是全國四個種植業產品質量可追溯制度建設示范區試點單位之一(另3個為北京房山區、浙江安吉縣、陜西優農中心),早于2007年我市就率先在全省開展茶葉產品質量可追溯制度建設試點工作,品品香、天湖、綠葉、譽達、天毫、東南白茶等6家茶企作為試點企業,依托全國種植業產品可追溯制度建設信息平臺,在我市茶業局技術人員的精心指導下,按照“生產可記錄、信息可查詢、流向可跟蹤、質量可追溯”的要求,全面建立了“生產者責任制度、生產檔案、投入品管理、產品查驗準出、包裝標識”等五項全程質量管理制度,以推行良好農業規范、推廣可追溯信息管理平臺為目標,實現上市茶葉產品的質量可查詢、可追溯。
今后,我市茶產業將借鑒法國葡萄酒莊園生產經營模式,有步驟大范圍地導入茶葉產品可追溯制度,我市茶業局也將持續做好茶葉質量可追溯體系試點工程的推廣工作,引導企業開展茶葉標準化生產,確保茶葉作為一種飲品的安全度、清潔度、衛生度,進一步提升我市茶葉產品信譽與品牌價值,推進我市茶產業更好更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