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劉端莉)9月10日至9月11日,全國園藝作物標準園茶葉質量管理制度建設培訓班在我市隆重開班。農業部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中心副主任陳金發、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經作處副處長龍熹、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副所長魯成銀、農業部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中心處長李連海等等全國知名專家前來授課。福鼎人大常委會主任陳興華、副市長杜玉梅參加開班儀式并作重要講話。來自全國各市、縣的茶業主管部門負責人、技術骨干,以及當地媒體共150余人參會。
10日早上,授課主題為茶葉質量安全控制與標準化生產,由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副所長魯成銀主講,他以深入淺出的講解方法,平易近人的授課方式,贏得了現場學員及與會領導的陣陣掌聲。當天下午為現場教學,在相關部門領導的陪同下,學員們實地參觀了福建品品香茶業有限公司白茶體驗館與福建省天湖茶業有限公司白茶莊園,親身感受福鼎白茶的產地與產物之美。通過參觀,與會領導及學員對福鼎白茶有了更為深入而客觀的了解,對我市市委市政府致力白茶事業興茶惠民的作為給予了極大肯定。11日的授課主題為全國園藝作物標準園創建規范、全國園藝作物標準園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制度建設與全國園藝作物標準園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制度建設,最后由農業部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中心處長李連海做培訓小結。
福鼎市茶園面積共21萬畝,無公害茶園達18.5萬畝。全市人口58萬,涉茶人口達38萬,有30萬茶農。2013年茶葉總產量1.89萬噸,其中白茶產量0.69萬噸。茶葉總產值25億元,其中白茶總產值10.89億元。今年我市春茶茶青價格明顯高于往年,茶農增收明顯。截止6月30日,我市共生產干毛茶1.068萬噸,毛茶總產值9.8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幅40%。
近年來,福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茶產業尤其是白茶產業的發展,堅持以市場為導向,質量為重點,科技為動力,效益為中心,大力實施品牌戰略,重點突出“福鼎白茶”品牌宣傳,不斷推動和促進福鼎茶產業快速、健康、持續的發展。福鼎白茶已經連續五年進入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十強,其中2014年以28.32億元的評估價值名列全國第六, 近五年年均增長率為6.0%,先后獲得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中國馳名商標等稱號,作為中國傳統六大茶類代表之一成功入選“奧運五環茶”、“中國申奧第一茶”、“中國世博十大名茶”,還有幸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的特供用茶。
為了進一步提高茶葉產品質量,加強茶葉全程監管能力,在農業部優農中心的大力支持下,自07年開始我市率先在福建省開展茶葉產品質量可追溯制度建設試點工作,通過幾年的努力,我市逐步探索建立起符合本地實際的茶葉產品質量可追溯制度建設的經驗和模式,并取得了明顯成效:我們的茶葉產品可追溯制度建設全程質量管理制度得到不斷完善,茶葉可追溯建設各項檔案制度得到進一步健全,可追溯制度建設信息系統得到優化。幾年的可追溯制度建設還使我市茶企的誠信守法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茶葉產品質量安全保障能力進一步加強,茶葉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形成了質量與效益共贏的良好發展局面。
今年全國園藝作物標準園茶葉質量管理制度建設培訓班選擇在福鼎舉辦,是農業部優農中心領導對我市茶產業工作的肯定和支持,必將對我市茶產業工作產生極大的推動和促進作用。我市必將以這次培訓班的召開為新起點,進一步做好茶葉產品可追溯制度建設試點工作,推動我市茶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讓我市茶業經濟更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