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林健一直很忙,忙著接待國內外的客商。林健是福建品品香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我市共有381家從事白茶加工的企業,品品香茶業公司僅是其中一家。
福鼎白茶緣何能贏得越來越多的客戶?“這離不開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的重視和支持。”林健指出了福鼎白茶產業背后的推力。
據統計,福鼎種茶面積為21萬畝。全市人口57萬,涉茶群眾達38萬。“茶業是農民的‘錢袋子’,是關乎民生的主產業。”業內人士這樣認為。
“世界白茶在中國,中國白茶在福鼎。”福鼎是全國十大產茶縣(市)之一,是中國白茶的主產區和出口基地。然而福鼎白茶一直是“養在深山人不知”,早些年,其知名度跟安溪鐵觀音、武夷巖茶相去甚遠。
為了助力福鼎白茶科學發展,創新發展產業化扶貧戰略,致力消除貧困,促進共同富裕,共建社會和諧,2010年3月28日,由省扶貧開發協會、省扶貧基金會、福鼎市人民政府、閩東日報社聯合主辦的“強村富民話白茶”主題征文活動,在首屆福鼎(點頭)開茶節期間正式啟動。當年4—12月,12批次各級新聞記者、文學愛好者和攝影家赴點頭、白琳、磻溪等白茶主產區和茶企業、批發茶葉市場,對福鼎白茶展開集體采風活動。
“近幾年,福鼎努力挖掘和提升福鼎白茶產業的文化內涵,向文化尋求高附加值,傾力打造福鼎白茶公共品牌、特色品牌,樹立福鼎白茶的品牌形象,提升了福鼎白茶的知名度與美譽度。”茶業局相關負責人說,給福鼎白茶這個公共品牌插上文化的翅膀,讓它飛得更高、更快。
征文活動共收到10多個省(直轄市、自治區)100多位作者的文章。2011年9月,征文優秀作品集——《強村富民話白茶》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發行,其見證了白茶給福鼎村鎮、企業帶來的勃勃生機。
廣大作者的聲音激活了政府的思路,福鼎市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解決方案,在原有專項經費扶持的基礎上,每年財政再投入100萬元支持茶產業開發,千方百計為白茶發展“搭臺唱戲”,組織隊伍參加茶文化節(茶博會),以擴大福鼎白茶知名度。
借助文化力量的推動,福鼎市積極組建推進村級茶葉合作社,把農戶分散經營的茶園通過合作社形式集中起來形成規模,提高茶農集約化生產程度,降低農殘,提升了品質和效益。此外還鼓勵廣大茶農、茶商到全國各地開設茶莊、茶館、茶店,建立銷售網點。
多股推力凝成一股合力,鑄就了福鼎白茶新輝煌:全市共擁有茶葉領域中國馳名商標2個、省著名商標(名牌商品)39個;2012年抽檢的300多個茶葉樣品農藥殘留量(國標)100%合格;從2010年起連續三年進入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十強,2013年福鼎白茶的公用品牌價值達到26.93億元,位列全國第六;中國茶業界年度“百強”企業從2010年的7家增加到去年的1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