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聞網訊(蘭家喜)磻溪鎮地處福鼎西南部,太姥山西麓,高海拔山區,四季分明、冬長夏短、氣候溫和、雨量充沛,茶區內森林覆蓋率82%,林密而多霧,擁有“云霧高山出好茶”的生態環境。
磻溪現有茶園面積2.62萬多畝,是福建省重點產茶鎮之一,全鎮70%以上農戶直接或間接受益于茶葉產業。1958年全國茶業現場交流會在磻溪鎮黃崗村召開,有著幾百年歷史、曾為馳名中外“白琳工夫茶”主產地,一直養在深閨人不識,品牌叫不響成為磻溪茶葉發展的瓶頸。
近年來,磻溪鎮在廣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了“磻溪鎮2005-2014年茶產業發展規劃”,加快建設無公害茶園和現代標準生態茶園步伐,著力打造高山生態白茶品牌。
“基地示范,建設現代標準生態茶園,為創品牌打基礎。”磻溪鎮分管農業副鎮長周文聰介紹說,2010年,磻溪在建設1萬畝無公害茶園的基礎上,又將現代茶業項目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建設現代標準生態茶園示范基地,帶動周邊農民進行茶園生態改造,目前,我市品品香、廣林福、譽達等茶業名企業都在磻溪鎮建有生態有機茶基地。
現代茶業項目通過茶樹品種改良、清潔化加工廠建設、病蟲害綠色防控體系建設等一系列措施,在茶葉主產區實現統一種植模式、統一生產管理、統一病蟲害防治,茶園生態環境明顯改善,茶葉品質明顯提高,茶園經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提高。
湖林擁有茶園2160畝。今年廣林福公司在村里建設標準生態茶園400畝,輻射帶動全村茶園改造,闖出一條增收之路。2012年,僅600畝大白茶就增收100多萬元。“種茶也講技術了。如今,我們在基地的示范帶動下,嚴格按照標準化生態茶園的建設要求種植、管理茶園。”老茶農周慶勝說,他家10畝茶園,今年就增收4萬多元。
3年來,磻溪鎮累計投入資金1000多萬元,建成現代標準化生態茶園10000畝,輻射茶園面積12000畝。
目前,磻溪鎮又啟動新一輪的現代茶業生產發展項目建設。2013年計劃引進茶葉企業,投資100多萬元,建成通過QS論證清潔茶業加工廠數家,建設高效安全生態茶園1000畝、綠色防控技術推廣應用2000畝、增加村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