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聞網訊(黃益升 周元和)12月4日,在店下鎮亥窯村一種植萵筍農田里,筆者看到農民正忙著給萵筍小苗施肥。眼下正值萵筍生長發育的肉質莖形成期,這個時期花莖開始伸長和加粗,成為肉質莖的一部分,種植戶正搶抓有利時機給萵筍小苗助長。據筆者了解得知:由于我們主要食用萵筍的莖,因而又得名“莖用萵苣”,同時還有萵苣筍、千金菜、香萵筍等名稱。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健康的意識逐漸加強,尤其是對癌癥的防范更加關心,然而萵筍具有強壯機體、防癌抗癌、寬腸通便等功效,且冬萵筍價格好、易種植、好套種,不誤農時等優點,故近年來深受大家和農民的喜愛。
據種植戶柳方長介紹:他長期做蔬菜生意,發現年前后上市的冬萵筍價格好,也暢銷,打聽到冬萵筍種植容易,并且可以利用秋收后閑置的農田,故萌發了種植越冬萵筍的想法。今年他種植萵筍面積有100多畝,預計每畝產量可達5000至7000斤,去年冬萵筍零售價格在1.2元-1.8元/斤之間,而種植每畝越冬萵筍的成本也就3000元左右,就是說種植一畝萵筍,至少可賺2600元,行情好時,可達7500元,種植萵筍成了當地農民增加收入的主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