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聞網訊(周世健 唐希煒)周世健,擁有大學生村官和創業者的雙重身份,大學畢業后懷揣著沉甸甸的夢想,回鄉創業,扎根基層,回報家鄉。
2011年10月,他選擇大黃魚海上養殖作為自己的創業項目,邁出了在農村創業的第一步。創業近一年來,他的海上養殖面積已達560余平方米,網箱近80口,先后引進大黃魚魚苗10萬余尾,鱸魚2萬尾,紅古魚1.5萬尾,海鯽魚1萬尾,原先單一的大黃魚養殖已擴大到了黃魚、鱸魚、紅古魚、海鯽等多種魚類養殖。
在遭遇資金的困窘時,他遇到了YBC。欣喜的是,他的創業項目申請順利通過了YBC全國辦審核。他也成為了我省第一位獲得該創業計劃支持的大學生村官,拿到了5萬元免息貸款。YBC還為周世健配備了“一對一”創業指導老師。
在走上創業之路后,周世健始終沒有忘記帶領村民共同致富的創業初衷。近日,他和當地5名返鄉80后“漁二代”大學生創辦了福鼎漁家歡養殖專業合作社,把分散的養殖戶組織起來,為社員提供免費養殖技術指導和市場信息等服務,統一規范管理技術和銷售環節,帶動村民們一起在家門口致富。“合作社旨在打造一個對內服務于當地養殖戶、整合當地資源、優化養殖區、提供養殖技術交流與培訓,對外開展信息、勞務、交流合作的平臺,目前已有45戶養殖戶加入成為該社社員”,周世健說。
“合作社努力通過‘四舉措’推動富民強村”,周世健告訴筆者。一是廣泛考察研究適合于當地養殖的網箱材料。目前的木材結構網箱存在使用年限短、防臺抗臺能力差、不利于環境保護等弊端。合作社計劃引進高科技養殖設備,提高使用年限和抵抗自然災害能力;二是聘請養殖專業技術人員,針對不同階段、不同種類的魚病,為社員提供養殖技術交流與培訓,開展魚病的預防與防治。針對魚病較嚴重的養殖戶,上門給予指導,科學配藥,努力將養殖戶的損失降到最低點;三是積極拓展銷售市場,努力爭取同水產龍頭企業的合作關系。針對當地養殖戶銷售難、價格低問題,合作社近期開展了一次入戶調查,挨家挨戶了解養殖戶的養殖品種、數量、大小,進行登記造冊,并積極了解水產企業需求、收購價格等,努力拓展銷售市場,避免成魚積壓,積極打造“企業+合作社+養殖戶”模式;四是努力將合作社打造成當地家喻戶曉的品牌。通過為當地養殖戶提供技術指導、銷售支持、知識交流,同當地養殖戶形成長期戰略共生關系。為水產龍頭企業提供供求信息、勞務支持,努力形成長期穩定的合作伙伴關系,不斷發展壯大合作社,暢通供需,實現當地養殖的科學化與可持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