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聞網訊(廖詩雄)近日,記者從市國土資源局獲悉,今年我市通過舊村復墾、土地整理和耕地開發等方式,開展一批新的土地整治,通過盤活土地,進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既滿足農民生產生活需求又促進耕地占補平衡,統籌城鄉發展。
磻溪是一個山區鎮,是我市第一批推行舊村復墾的鄉鎮之一。該鎮農村存在著不少宅基地粗放使用現象,破敗的土坯房占用了大量土地,長期無人居住,影響村容村貌,風雨來襲時往往成為安全隱患。而如今原先的老宅基地處,現在已經種上了水稻、各種蔬菜等農作物。
在農村土地整治工作中,我市按照開展農村土地整治農民愿意、過程農民參與、結果使其滿意的原則,切實讓農民從中受益。今年我市通過被拆遷戶除每畝獲得相應的經濟補償外,整治后新增的耕地,仍歸原房屋所有權人耕作等惠民措施,獲得了廣大農民群眾的大力支持。今年10月份,我市完成了對硤門、點頭、貫嶺、店下、沙埕、山前及桐城7個鄉鎮(街道)舊村復墾項目規劃設計審查。第一批舊村復墾項目涉及7個鄉鎮41個村,合計規模面積312畝,預計可新增耕地312畝,可實現增減掛鉤指標270畝。
農村土地整理項目的實施可以有效提高項目區的土地利用率、灌溉保證率,優化土地周邊生態環境,改善農民的生產和生活條件,促進農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今年,市國土資源局積極向上爭取中央和省級財政的資金支持,進行農村土地綜合整治。我市去年立項,今年批復的7個市級土地整理項目,涉及磻溪、前岐、管陽、點頭和太姥山5個鄉鎮7個農村土地項目,規模面積達4714畝,經過土地整理,可實現新增耕地436.3畝。該7個市級土地整理項目已在今年9月至10月完成招投標程序,10月底簽訂工程實施合同和監理合同,本月施工隊即可進場施工。另外,2011年立項的貫嶺鎮文洋村、佳陽鄉佳陽村和三丘田村三個土地整理項目,已完成業主自驗,本月有關部門將完成初驗。
為完成我市本年度補充耕地任務,實現占補平衡,我市批準前岐、佳陽等8個鄉鎮縣級耕地開發方案,共開發土地42片,規模面積1763畝,可新增耕地1743畝。目前,該項目經市土地開發整理中心、農業局土肥站、國土資源所等相關工程技術人員核查,總體平面布局、溝、田塊、平整度、涂層深度等,基本能符合實際耕作需求,預計在本月完成驗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