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聞網訊(廖詩雄)記者從市農業局獲悉,經公開遴選,我市有7家企業承擔4個2017年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項目的實施。
2007年,農業部、財政部共同啟動了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選擇水稻、玉米、小麥、大豆、油菜、棉花、柑橘、蘋果、生豬、奶牛10個產業開展技術體系建設試點,不斷強化科技服務產業,提高科技有效供給,釋放科技創新活力,培育產業發展新動能,提升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發揮體系在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民節本增效和產業提檔升級方面的支撐和引領作用。今年我市有7家企業承擔4個水稻產業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項目。其中,福鼎市店下禾豐家庭農場承擔實施水稻配套節本、高效、無公害技術試驗,包括開展水稻全程機械化配套技術試驗1項、水稻病蟲害防控技術試驗1項、稻田高效可持續耕作制度試驗1項。福鼎瑞豐農業專業合作社、福鼎市豐盛種植專業合作社、福鼎市康禾農機專業合作社、福鼎市喜豐種植專業合作社、福鼎市店下禾豐家庭農場5家企業承擔實施水稻新品種高產示范,包括建立水稻超高產栽培、水稻中低產田高產栽培示范片5個,每個示范片面積100畝。福鼎市康禾植保專業合作社承擔實施水稻病蟲害綜合防控示范,包括建立無人植保飛機防治水稻病蟲害示范片1個,面積200畝。福鼎市城門仔機耕專業合作社、福鼎市滿江紅農民專業合作社兩家企業承擔實施稻田高效耕作模式示范,包括建立稻田水旱輪作高效、節肥耕作示范片2個,每個示范片面積100畝。
近年來,市農業局高度重視農業特色產業發展,特成立福鼎市農業局農業特色產業發展工作小組,制定實施方案,開展技術培訓和指導服務,重點培育壯大我市傳統農業特色產業。店下鎮東岐村,作為我市糧食主產區,承擔了1000畝水稻綜合示范片任務,該示范片種植有陵兩優268、兩優6號、溫814等水稻示范品種,并采取高優輪作模式、機插秧、拋秧、蠶豆稈還田、病蟲害統防統治等技術措施,確保水稻高產優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