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合成革企業的生產高峰期。8月1日,走進福鼎龍安的中國生態合成革產業園,以往園區內密集高聳的煙囪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以福能熱電聯產項目為中心,近7公里長環繞整個園區的供熱管道,猶如一個巨大的植物根系連接起廠區內所有的合成革企業,為其源源不斷地輸送生產所需要的清潔能源。
記者在福建利都超纖皮革有限公司看到,該企業的煙囪已拆除完畢,燃煤鍋爐也已經停用,新引進的蒸汽管道布滿了生產車間。據企業負責人介紹,自統一使用蒸汽生產以來,企業運行平穩,各個生產環節序時推進。
蒸汽供熱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在使用過程中也得到了合成革企業的普遍認可。
“合成革產業轉型升級、走向‘綠色’是大勢所趨,也是企業應盡的一份責任擔當。”華夏合成革總經理李華林告訴記者,使用蒸汽供熱后,生產更加便利和清潔,企業可根據自己的訂單和生產量,控制蒸汽的使用量,即開即用,大大減少了生產過程中能源的浪費。
“這個項目的投產意義重大,可以大幅度削減工業區污染物排放總量,在節能減排方面將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及社會效益,為福鼎合成革產業的轉型升級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福建省福能龍安熱電有限公司總經理鄭聲清告訴記者,此前每家企業“三廢”排放雖然都達標,但集中到一起時,區域指標仍有可能超標,熱電聯產項目是按照國內最新環保排放標準建設,采用集中供熱,取代工業區內的63臺分散小鍋爐。每年可減排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煙塵分別達480多噸、1000多噸、370多噸,大大降低了園區污染物的整體排放量。
也是在這個園區,同樣事關合成革產業發展大局的另一個在建重點項目———福鼎市固廢處置中心也已具備試運行條件。6月9日,省環保廳牽頭召開福鼎合成革固廢處置中心項目申請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行政許可實地核查評審會,只等領證即可正式運營。該項目投產后,即可直接就地處理龍安工業項目集中區合成革企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并實現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理,為合成革綠色發展贏得堅實后盾。
合成革產業,是福鼎工業首個過百億元產值的支柱產業,2016年產值超過300億元,產品在國內市場占有率達25%以上,在全國合成革產業中舉足輕重。
為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和諧統一,我市制定了《合成革產業轉型升級清潔生產規劃》,一手抓污染防控,全面推進生態環保型清潔生產的實施;一手抓產業結構調整,推動合成革產業向創新型、環保型、生態友好型產業集群“綠色”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而這也是市委、市政府為合成革產業量“身”定制的轉型升級之路。
從去年起,我市針對該產業實施清潔空氣行動,對合成革產業轉型升級、集中供熱及工業燃煤鍋爐淘汰、有機廢氣的治理,以及落后產能淘汰等方面制定了具體的路線圖和時間表。
今年3月,總投資8.2億元的熱電聯產項目實現試供熱。
5月7日,福建福泰植絨革飾有限公司的28米煙囪徐徐倒下,拉開了產業園拆除煙囪、停用鍋爐的序幕。
截至6月30日,中國生態合成革產業園內的合成革企業全部拆除煙囪、停用鍋爐,全力實施供熱系統改造。
除了龍安的中國生態合成革產業園,由陜煤集團等企業投資的文渡集中供熱項目也于年初破土動工建設,預計于年底開始實施“煤改汽”企業內網改造工程,文渡片區的15家合成革企業(含樹脂、布業企業)有望明年可以實現集中供熱。
目前,我市已與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圍繞落實省政府出臺的加快推進寧德市合成革產業轉型升級六條措施,擬用三年時間推動合成革產業轉型升級,形成年產值超500億元的新產業集群。與此同時,我市正在加快牽頭制定國家標準的《人造革合成革綠色工業園區建設標準體系》……全市產業綠色變“革”已成燎原之勢。(王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