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不完全統計,自3月25日第六屆福鼎白茶開茶節直播以來,福鼎全市旅游接待總人數突破60萬人次,帶來旅游收入超過3億元,同比增長近20%。特別是慕名到點頭鎮、磻溪鎮、管陽鎮等茶文化旅游觀光地體驗采茶、制茶、購茶、休閑、拍攝的游客劇增,截至“五一”小長假,人流量達到20萬余人次,同比增長近25%,茶文化旅游占全市旅游產業的比重日益增加。
近年來,福鼎市遵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發展理念,立足福鼎白茶與山、海、川、島資源優勢,大力推進茶旅融合發展,被列為全省全域旅游試點縣市。宣傳思想文化部門主動擔當,創新作為,借媒唱戲,造勢鼓勁,以打造福鼎白茶開茶節活動品牌為抓手,大力推進茶旅融合發展,至今已舉辦六屆。特別是2015年以來連續三年引進中央與省地媒體聯盟直播,極大發揮了權威媒體宣傳帶來的共振效應、聚焦效應和放大效應,成為打造全域旅游目的地的強力“推進器”。
同頻共振,激發地方宣傳活力
三年來,福鼎市以開茶節直播為契機,整合資源,完善機制,創新構筑了多媒體、全方位、立體化的地方宣傳模式。
文化創意深度融合。三年來,堅持把太姥文化、民俗文化、畬族文化等有機融入開茶節直播。如2015年開茶直播,策劃融入“畬歌漫茶山”文化元素,把白茶采摘與畬族文化相融合。2016年開茶直播,策劃創設向白茶始祖太姥娘娘祭茶、福鼎白茶制作技藝傳承人表演白茶制作技藝等文化傳承活動,融入太姥文化并延續茶山畬歌亮點。中央二套《第一時間》欄目把福鼎白茶文化融入紅學文化,創新性地把《紅樓夢》中賈母愛喝白牡丹的情節,與福鼎白茶明前牡丹制作有機聯系起來,不僅形象地宣傳了白牡丹的口感和功效,也促進了當天節目收視率的顯著提高。今年開茶節,除了延續太姥娘娘祭茶外,還精心組織了福鼎六中133名學生朗誦《白茶賦》,體現了中小學生白茶文化的傳承,同時組織了十多個民俗活動融入開茶節。央視國際頻道在當天5分鐘直播基礎上,其品牌欄目《傳奇中國節》在清明節當日再次進行專題報道,向海外全方位展示了福鼎白茶文化、太姥文化、民俗文化的厚重底蘊。
媒體平臺無縫對接。福鼎市精心策劃宣傳,注重傳播規律,在夯實傳統媒體基礎的同時,引進富有文化內涵和創意的直播,與本地有地域優勢的新媒體疊加共振,產生了裂變般的宣傳效應。集成媒體、政府、產業三方需求的宣傳推介模式,成為新形勢下外宣工作的新亮點。三年來,“幸福福鼎”全媒體平臺分別在直播當天第一時間發布《央視直播帶來的效應》、《今天福鼎白茶竟向全球直播了》、《這才是2017年福鼎白茶開茶節的現場盛況!》三篇微信文章,閱讀量均近20萬人次,加上三年前后宣傳,總閱量達到了150萬次,創下縣級市新媒體消息閱讀量新高。
工作團隊相輔相成。福鼎市深化“與媒體交朋友”,主動融入、熱情服務市外媒體直播團隊,注重從人員、技術上全面提高本地新聞宣傳能力。直播期間,市媒體記者和工作人員全程參與直播策劃,加強與央視、省臺直播團隊溝通交流,吸收主流媒體的先進經驗,綜合業務素質和團隊協作精神得到提高。同時,不斷借鑒、運用新技術新方法提高傳播效果。微信、APP后臺編輯人員與現場記者實時互動,現場辦公,大大提高了圖文信息的傳輸、報道實效。“幸福福鼎”APP直播首次同步呈現文字彈幕、音頻解說和現場視頻,聚集大量網友圍觀,積極參與評論。
精準聚焦,鼓足經濟發展動力
開茶節直播以白茶為焦點,匯聚白茶技藝、茶旅融合、市場行情等新聞亮點,鼓足了產業經濟發展后勁,為福鼎市被評為“2016年度中國茶業發展示范縣”立下“赫赫戰功”,“福鼎白茶”公用品牌以35.53億元首次沖入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三甲,受到業界關注。
傳承獨特制作技藝。直播現場,有機融入了福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福鼎白茶制作技藝)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和首屆福鼎白茶制茶大師評選表彰環節,為白茶制作技藝培養后繼人才。與此同時,引導媒體深入走訪茶企、茶農、茶園拍攝,央視綜合頻道和新聞頻道并機直播采茶比賽,央視財經頻道《第一時間》直播前岐鎮小岳村白茶萎凋現場,央視新媒體移動直播平臺(央視新聞+app)探訪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梅相靖老人及福鼎白茶傳統制作工藝。這些活動從不同角度聚焦白茶獨特工藝,全面展示了福鼎白茶從茶園到茶杯的完整歷程,廣泛傳播和傳承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塑造精品茶旅路線。響應市委市政府“6條旅游線路”規劃,直播實現了茶、攝、旅的有機融合。直播當天,同步啟動首屆“幸福福鼎”杯全國攝影大賽,吸引了各地“攝友”80余批次來到福鼎創作采風,發掘福鼎最美茶山茶景。舉辦“福鼎白茶杯”國際商界精英徒步邀請賽,邀請150余名國內外商界精英沿著“管陽-翠郊-太姥山”一線徒步88公里,體驗采茶、種茶,尋找白茶古樹,領略茶鄉風景。“幸福福鼎”全媒體平臺連續推出《行攝茶旅》系列報道10余篇,探訪點頭鎮、管陽鎮、前岐鎮、磻溪鎮等白茶產區,全景式宣傳了福鼎白茶交易市場、生態茶莊園、白茶萎凋場、無公害茶園基地等旅游景觀。開茶節后,央視新聞頻道《朝聞天下》和《新聞直播間——春天的中國》欄目持續通過航拍將福鼎美麗的生態茶山呈現給億萬觀眾,福鼎茶文化旅游路線日漸清晰明朗。
促進白茶增產增收。開茶節直播恰逢白茶采摘高峰期,得益于媒體宣傳發酵帶來的品牌效應,白茶采摘交易量不斷攀升。據統計,開茶節后的半個月時間里,白茶日采摘量增多了近5倍,點頭茶青交易市場日人流量達到1.5萬人次,最多時促成春茶日交易量達到15萬公斤,日交易額達千萬元規模。在白茶鮮葉及成品茶售價漲幅達到三成的情況下,銷售額仍比去年同期增長近四成。福鼎茶農收入大幅增長,年人均收入從最初的幾百元增長至目前的4500多元,實現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豐收。同時,福鼎市“白茶之鄉”的金字招牌更加響亮,福鼎白茶在出口和內銷市場上的行情遍地開花。目前,全市擁有茶葉加工企業逾550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41家,茶葉龍頭企業99家,在全國各地創辦直營、加盟營銷網點近4000個。2016年全市涉茶總產值35億元,同比增長21%。
持續放大,點亮旅游城市魅力
福鼎市搶抓時效,趁熱打鐵,借助開茶節掀起了“福鼎熱”,主導媒體宣傳打破“就事論事”局限,從白茶盛會延伸報道福鼎經濟社會文化方方面面,擦亮了城市對外交流名片,推動了全域旅游各項事業發展。
城市形象鮮明立體。三年來,市宣傳部門立足新聞宣傳本職,敏銳發掘宣傳機遇,著力把茶文化活動打造成為特色鮮明、生動立體的宣傳載體。主動邀請、對接中央電視臺、新華社、中新社、福建廣播影視集團、湖南衛視、星空直播等多家電視媒體、平面媒體、網絡媒體200余人進駐福鼎,面向全國乃至全世界直播活動盛況。在以福鼎白茶為主的宣傳體系中,注重有機融入福鼎民俗、旅游、美食、基層工作等內容,在各級各類媒體中輪番呈現,為福鼎市贏得了大量關注和好評。特別是央視中文國際頻道在全球范圍內的多點直播,有力推動了福鼎社會經濟文化走進國際視野。
旅游配套設施完善。開茶節直播成為福鼎走向世界的窗口,每年都吸引了數萬茶商、攝友、游客來訪,僅到點頭鎮采購茶葉的各地茶商就有6000多人,其中常駐的外地茶商也有500多人,形成福鼎市旅游人氣的一個小高峰。人氣聚集帶動全市住宿、餐飲、商貿、物流、娛樂休閑等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2016年全市接待游客576.1萬人次,旅游收入29.77億元,分別增長20.3%和23%。如今,福鼎市正部署建設白茶國家農業公園、鼓勵鄉村民宿發展、引導旅游商品開發、完善景區服務配套等重點措施,全媒體平臺趁勢開辟“旅游經濟再加速”主題宣傳,發布《關乎福鼎旅游!咱們怎么干?書記這樣說!》等相關報道,宣傳“吃住行游購娛”統籌推進的發展思路,為全域旅游發展提供了“指南針”。
美麗鄉村建設增效。開茶節直播產生的人氣效應,為白茶產區的美麗鄉村建設帶來了一陣“東風”。點頭鎮作為開茶節的舉辦地點,主干道洋中茶葉街數次成為公眾視野焦點,街道兩側近400家商鋪的租金水漲船高,從原來的一間店面年租金8000元漲到現在2萬至3萬元不等,鄉鎮居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點頭鎮柏柳、大坪、舉州、翁溪等傳統“扶貧村”,緊緊把握“福鼎白茶熱”的良好機遇,發揮原產地優勢,不斷擴大招商引資,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生態休閑旅游,從“扶貧村”蛻變成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點頭鎮被評為省級生態鄉鎮、省級綠色鄉鎮,2016年全鎮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48元,同比增長10%。宣傳部門加大美麗鄉村建設典型的推廣力度,打造扶貧工作品牌。清明節期間,中央電視財經頻道《話說獲得感系列——走進福鼎看變化》專題節目播出,《生財有道》欄目組記者時隔一年再次走進福鼎農村,從養殖戶、種植戶和基層黨員干部的視角生動詮釋了美麗鄉村建設帶來的巨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