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指導“三農”工作的第14份中央一號文件發布。其中,尤為值得茶圈人士關注的是,文件明確提到了“茶”。據了解,這是新世紀以來,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明確提“茶”,意味著茶業將作為國家農業產業家族中成為一個重要成員而得到重視。
過去一年,我市涉茶總產值達35億元,比增21%,為社會提供了8萬多個就業崗位,成為精準扶貧,發家致富的一股重要的力量。但當前茶產業在發展過程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面臨著進一步發展的困難和挑戰。該文件的出臺對于我市如何做大做強茶產業提出了有益的指導性意見。
那么今年我市將如何有效地進一步推進茶產業健康發展呢?今年我市將著力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通過4方面的舉措,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加強科技創新引領,加快結構調整步伐,力爭提高茶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
關鍵詞:強化質量安全
在宣傳上,創新方式實現茶葉質量安全知識宣傳全覆蓋,做到在全市茶企、茶農、茶商中形成“制茶有標準、曬茶不落地、農殘嚴抑控、壓餅不做假、年份要真實、經營要誠信”的茶葉質量安全行業自律共識,切實提高廣大茶企、茶農、茶商茶葉質量安全意識。
在茶葉生產方面,今年我市將大力推廣執行白茶和緊壓白茶國家標準、《地理標志產品福鼎白茶》福建省地方標準,落實福鼎白茶長期保存措施,推廣“福鼎白茶地理標志”和“二維碼防偽標簽”,加快開展茶葉質量可追溯體系建設,全面實行茶葉產品二維碼制度,實現福鼎白茶產品有標準,茶葉質量安全可追溯,收藏保存品質有保證。
在茶園管理方面,我市將建立茶樹病蟲害監測預報制度,加大茶樹病蟲害防治技術培訓和指導,開展統防統治試點以點帶面,逐步推開,不斷提升茶樹病蟲害科學防治水平,為茶葉質量安全把好第一道關。
關鍵詞:創新品牌形象。
創新推介方式,舉辦好第六屆福鼎白茶開茶節,辦好一年一度的白茶高峰論壇,開展國際燈謎大賽、徒步國際商界精英邀請賽、白茶茶宴設計大賽等多種形式茶事活動,借助《太姥娘娘與白茶仙子》動漫片,進一步提升福鼎白茶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福鼎產茶歷史悠久,茶文化底蘊深厚。今年我市將通過加大福鼎涉茶民俗風情、茶史、茶文化的研究與挖掘,開展茶文化學術交流,聯合茶企建好茶藝隊伍,組織好福鼎白茶申報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等活動來豐富福鼎白茶文化內涵。
鄉村旅游已成為當下熱門的旅游新業態。今年我市將大力推進茶旅項目建設,實施鄉村白茶驛站建設,鼓勵茶企完善茶旅基礎設施建設,精心打造好茶旅結合線路,將具有地域特色的福鼎茶園、茶產品、茶文化、茶美食、茶藝茶道等貫穿于旅游中,為游客提供一種嶄新的休閑方式。
關鍵詞:科技引領示范。
加快產學研一體化進程。今年我市將與浙江大學茶學系合作成立浙江大學茶學系中國白茶研究中心,開展《中國白茶與人類健康、科學飲茶方式、白茶健康功效機理》的研究,計劃與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杭州茶葉研究院合作開展《全市茶葉質量安全監控》、《茶葉技能培訓》、《白茶年份鑒定技術研究與開發》等白茶科學研究。
加強茶葉生產加工重大技術攻關。我市將優先鼓勵一批茶業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重點突破福鼎白茶的保健、年份茶的鑒定、老白茶存放、茶葉質量安全監控等關鍵技術;組織實施茶產業成果轉化工程,大力推廣應用先進適用技術,延伸茶產業鏈,不斷提升我市科技興茶發展水平。
加強茶業科技和信息化服務。我市將積極實施科技入戶工程,不斷調整茶樹品種結構,加快低產茶園改造 ;加強信息資源整合,完善信息網絡,創新服務模式,積極發揮市鄉兩級茶業信息網、鄉鎮農業信息服務大廳、“12316”服務熱線等現代化信息服務平臺作用,發揮好茶業工作信息員作用,提升信息服務能力。
關鍵詞:規范行業自律
我市將加強對福鼎白茶商標授權使用的茶葉企業實行茶葉質量安全跟蹤督查,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對不聽勸阻或嚴重違反茶葉質量安全、違反行業誠信自律規范的撤銷其福鼎白茶商標授權使用許可,終止其使用福鼎白茶商標。
此外,我市還將建立違反行業自律規范黑名單,加強對涉茶行業協會、茶企、茶商、茶農的行業內部自我管理,自我約束,共同維護福鼎白茶品牌和聲譽。(廖詩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