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生產一種不需要使用農藥、化肥,通過二維碼掃描就可以看到每批蔬菜詳細的“出生證明”,你是否會放心食用呢?2月6日,福鼎市恒潤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與福鼎嘉博文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力圖強強聯合推進我市特色農業轉型升級,在不久的將來你將會吃上真正的有機蔬菜啦!
當天,合作雙方在國際大酒店舉行簽約儀式,在簽約雙方企業代表、受邀政府部門領導及企業嘉賓的共同見證下,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恒潤農業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預示著恒潤農業將通過引進國內先進的有機生產技術,注入雄厚的發展資金,實現一種全新的農業發展合作模式,有望在快速發展的中國農業中,增添一道強強聯手、合作共贏的亮麗風景,為我市特色農業現代化產業發展樹立樣板。
強強合作促發展
“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具有10多年的發展歷史,作為中國最大的生物碳肥開發生產商,中國有機廢棄物生物發酵裝備制造商,十分看好福鼎恒潤農業的合作發展前景。”投資方上海新海西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郭金道表示,該公司將通過投資成立福鼎嘉博文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與恒潤農業實現技術、資金等深度合作,引進北京嘉博文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擁有的“餐廚垃圾和畜禽糞便腐殖轉化有機質”專利技術,前期在我市投資6000萬元,建設年產5萬噸的天然生物有機肥加工廠,為我市農業投資項目提供有機質原料供應。
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全國唯一以餐廚廢棄物獲準進入農田用肥許可的國家級肥料登記證、全國首個通過國際CERES、國內雙重有機認證的有機土壤調理劑、農業部唯一一個餐桌剩余食物飼料化試點企業。上海新海西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專注于農村金融股權投資、循環經濟產業投資、中小民營 企業股權投資,總部在上海,先后在國內發起16家村鎮銀行、2家油頁巖民營煉化企業、1家省級漁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家國家級高新技術裝備制造企業等,目前正在東北籌建3個國家級“循環經濟低碳環保產業園”。有高端的科技技術和雄厚的投資實力作為后盾的福鼎嘉博文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計劃在兩年內實現對福鼎恒潤農業公司總投資1.2億元,公司年產有機大棚葉菜和高端水果3萬多噸,實現年產值1.8億元。同時,拓展農家樂、餐飲、觀光農業等業務,力爭在兩年內將福鼎恒潤農業打造成科技型、工農復合型龍頭企業,適時在國內多層次資本市場掛牌上市。
據了解,近年來,我市積極促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在科技與資本的引領下,推進現代農業穩步發展。2016年,我市實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61家、農民專業合作社988家、山地農業示范基地38家、千畝高優農業標準化示范基地2個、設施農業5600畝。福鼎恒潤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就是在我市打造現代化農業的一個成功范本。三年多來,該公司總投資6000萬元,傾力打造我市第一個總建設面積2000多畝的千畝高優農業標準化示范基地(其中大棚總面積1800畝,由恒潤公司承建的大棚面積1300畝)。園區在發展現代農業的同時,還著眼于鄉村旅游和觀光農業等第三產業發展,在150畝的核心區全力打造出一個集農業休閑采摘、旅游觀光于一體的現代休閑觀光農業區,不斷促進農業產業鏈延伸,使園區成為福鼎及周邊地區美麗鄉村旅游和農業觀光旅游的熱門景點。在與福鼎嘉博文“聯姻”之后,恒潤農業有望迎來跨越發展。
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
“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把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放在突出位置,狠抓農村標準化生產,品牌創建、質量安全監管。”百米馬集團公司董事長、福鼎恒潤有機果蔬基地項目總設計師張啟民在簽約大會上說,當下我國食品安全危機、農業生態環境危機、有機蔬菜面臨的困境的背景下,實施農業供給側改革是對我市農業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
如今高科技、規?;?、環?;默F代農業已成為新型農業產業化的發展趨勢,符合當下國家積極倡導的供給側改革的發展要求。2月5日,新世紀以來指導“三農”工作的第14份中央一號文件正式公布。文件提出優化產品產業結構,著力推進農業提質增效;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壯大新產業新業態,拓展農業產業鏈價值鏈;強化科技創新驅動,引領現代農業加快發展;補齊農業農村短板,夯實農村共享發展基礎;加大農村改革力度,激活農業農村內生發展動力,力爭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促進農業農村發展由過度依賴資源消耗、主要滿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綠色生態可持續、更加注重滿足質的需求轉變。
為了適應國家發展要求,加快轉型升級,進一步推動企業做大做強,恒潤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及時拋出了“橄欖枝”,借助嘉博文的實力,注入一股強大的發展動力,讓恒潤農業的發展如虎添翼。
如何實現供給側改革?張啟民有自己最實際、最接地氣的看法。“危機可以轉商機。”為了讓此次合作真正落地,張啟民量身打造出一套詳細的《福鼎恒潤農業有機蔬菜基地運營方案》。其根本就在于綜合運用有機肥料的生產技術、微生物技術、病蟲害生物防治技術、生態雜草處理技術、智能化操作系統等先進技術,以實施土壤改良為基礎,實現蔬菜有機種植,推進農業工廠化生產。
“所產的蔬菜不但生態環保,產量也能夠實現最大化。”張啟民說,通過智能化定植蔬菜可直接將種苗在穴盤上密植,從播種到成長周期只需25——35天,比傳統周期平均縮短15——25%,并且可最大實現畝產6萬顆,6000公斤有機蔬菜,在提高產量和品質的同時,大大減少了人力和土地的投入。
據了解,店下鎮作為農業生產大鎮,通過恒潤農業的供給側改革示范,有望在糧食、蔬菜、水果等其他農業領域獲得“近水樓臺”的發展機遇。
引領農業現代全面發展
“如果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之后,可以讓消費者直接追溯了解產品的有機生產過程,就能夠大大提高消費者對有機食品的信賴度,我希望這種信賴度在福鼎可以延伸到福鼎白茶等當地特色農產品。”郭金道說道。作為投資方上海新海西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在此次合作中發揮了重要的搭橋牽線的作用,不過該公司在推進我市農業現代化發展中有著更大的發展藍圖,今后我市特色農業現代化發展有望走得更遠。
據郭金道介紹,2014年3月,新海西資產聯合成豐資本等企業入股福建閩威實業。同年10月28日,股份代碼為100288的閩威實業股份正式在上海股交中心E版掛牌上市,成為寧德市也是福建省第一家在上海股交中心成功掛牌的企業。
入股以來,新海西資產始終堅持專注、分享、共贏的投資理念,協助閩威實業在各方面持續協調發展。目前,新海西資產計劃在兩年內實現對閩威農業合作社(山茶園)總投資3000萬元,公司年產有機山茶油15萬斤,實現年產值3000萬元。同時,在西山山茶園規劃1200畝,開展林下養殖黃金雞,年存雞6萬只,實現年產值1200萬元。
(廖詩雄/文 張亭/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