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黃梔子采摘高峰期,在我市黃梔子主產區———貫嶺鎮,漫山遍野可見人頭攢頭,采摘黃梔子、過秤、裝車……一片繁忙的勞動生產景象。與此應景的是,黃梔子的價格也不斷看好。
今年,黃梔子開秤以來,價格向好。
價格普遍每斤2元多
與前兩年相比,今年黃梔子價格要好得多,自上個月1.3元/斤開秤以來,目前價格一路攀升。“可以說一天一個價,每天都在漲。”業內人士預估,今年的黃梔子最高價格有望達到2.5元。
對于節節攀升的梔子價格,梔農李宗滿臉上露出了笑容。他依然記得兩年前,由于黃梔子價格低迷,采與不采陷入煎熬。但是現在他信心滿滿。李宗滿是貫嶺鎮茗洋村大崗頭自然村村民,今年家里的黃梔子可出產2萬斤,如果按照今年的行情,扣除成本,少說也有三四萬元的收入,這對于一個農民家庭來說,的確滋潤不少。
收獲喜悅的不僅是李宗滿,還有種植大戶林美金,也同樣感到今年行情要比往年好很多。面對300畝的黃梔子,目前她能做的就是發動社員們及時采摘,除此之外還收購一些黃梔子,烘干以后,以干果的形式銷往江西、安徽亳州等地。“今年的行情較好,肯定能多賺點錢。”林美金說。
黃梔子作為傳統農業特色產業,早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就在貫嶺鎮栽植成功并外銷,多年來,歷經市場沉浮,現已推廣到其余10個鄉鎮,種植近4萬畝,其中成林1.3萬畝,幼林2.7萬畝。目前我市已成為福建省唯一大面積種植黃梔子原料林的生產基地,貫嶺鎮則成為梔子果交易的集散地。在全市黃梔子鮮果產量2.2萬噸中,貫嶺鎮占了一半,達1萬多噸。
目前,隨著黃梔子采摘高峰期來臨,貫嶺鎮的貫嶺、分關、茗洋等黃梔子主要種植村落,每天都活躍著各路商販:過秤、打包、裝運……
將黃梔子曬成干果,尋求另一種“高價”。
深加工補價格低迷短板
“黃梔子行情回暖是肯定的。”業內人士認為,黃梔子與所有農產品一樣,都有價格周期性。只不過這個價格低迷周期這么短,令許多人沒有想到。至今許多梔農們還清楚記得,兩年前,幾毛錢都沒人要的黃梔子,今年行情卻攀升到2元多。但是,在福建恒康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林炳長看來,黃梔子價格向好與政府的極力推動分不開。
黃梔子價格最好的年頭曾經達到近5元,由于行情向好,農民盲目種植,導致黃梔子供過于求。早在幾年前,市政府已經意識到這一點,高度重視黃梔子產業發展,市四套班子主要領導及林業局、扶貧開發協會、老區辦、關工委等多部門多次深入實地考察、調研,走訪梔農和專業合作社,聽取他們對黃梔子發展的意見,了解發展存在的困難,力爭幫助解決問題。為此,市財政每年還預算100萬元用于扶持黃梔子產業發展。貫嶺鎮每年籌集20萬元用于購置新農藥、新化肥來扶持發展,同時對于新增種植50畝以上的農戶,則幫助引導他們向福鼎村鎮銀行或農村信用社申請支農貸款。這些措施對黃梔子產業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但是要從根本上解決黃梔子供過于求的問題,必須得解決深加工短板問題。早在2012年伊始,由政府牽頭,曾邀請原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美籍華人王志遠教授和中國江南大學食品工程學院王立博士等專家學者蒞鼎考察黃梔子產業,與江南大學、中國林業科學南京寧化所等高??蒲袡C構達成合作意向,聯合在貫嶺鎮建立“黃梔子實驗室”,開展梔子茶、梔子油等項目的研究。
這項由福建恒康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具體承接生產的黃梔子深加工項目,今年獲得突破性進展。梔子油、梔子鮮花純露等系列產品研發成功獲得上市。據了解,目前首批獲得200噸訂單,僅這一項可銷售2000噸干果,可解決全市1/3干果產量。無疑,如果“恒康”公司開足馬力生產,這對于長期以來依靠外界力量銷售黃梔子的局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觀。
此外,由于前幾年黃梔子價格低迷,許多梔農砍梔子樹改種其他農產物,以及去冬今春受倒春寒等自然災害影響,江西等地黃梔子產量大幅度減少,這也是今年黃梔子行情向好的另外一個原因。(曾云端 廖詩雄 黃若寒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