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硤門,想創業,開網店,斗門頭!”這句順口溜,如今已成了硤門不少年輕人創業的第一選擇。這些青年“創客”回到故里,集至斗門頭村。
現如今,農貿產品與網銷緊密相連,既能提高產品銷量,更能提高廣大農戶的收入,使農戶不再對市場需求因“一無所知”而導致盲目種植。鑒于此,2015年12月,硤門鄉成立互聯網創業園,將斗門頭村定義為電子商務示范點。
“將示范點設在斗門頭,自然是它自身的條件原因。”據村干部介紹,斗門頭村地處硤門鄉西北部,距硤門集鎮僅1公里,973縣道桐松線和福寧高速橫穿斗門頭,境內設有互通口,交通十分便利;該村下轄8個自然村,486戶2115人,水田1000多畝,有機茶園1100多畝,已種植、養殖和服務等為支柱產業。交通、人口基礎和產業支柱,是斗門村成為示范點的一個重要因素。
作為全市唯一的農村電子商務示范點,它主要為廣大村民和創業青年提供農村電商培訓、農產品交易和創業交流等平臺,在柏洋文化中心還設有電商創業實訓基地。
“示范點不僅能拓寬周邊農村農產品的銷量渠道,還能有效提高返鄉青年就業競爭力和創業能力。”基地負責人表示,目前,該創業園已組織村民電商培訓60余人,收集和發布全國農產品供求信息1000多條,擁有45名農村電商推廣員,幫助農戶線上銷售產品5萬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