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福鼎APP訊(記者 廖詩雄 吳菲)走進龍安開發區,一路上,熱電聯產項目的蒸汽管道已在多家企業的外圍聯通,工人們正在搭架,架設蒸汽管道。如今,龍安工業項目區內的基礎設施建設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當中。
與園區內忙碌的建設景象相映襯,位于龍安開發區內的福建博藝材料有限公司的無溶劑生產線也在順利投產當中。
據該公司副總經理韓喜斌介紹,公司已經逐步開始轉型升級原本的合成革生產線,采用環保型的聚氨酯材料替代傳統的溶劑型聚氨酯樹脂,提升產品的環保性。第一季度僅無溶劑合成革產量達到3萬多米,迎來開門紅。
據統計,2015年我市合成革產業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產值360.9億元,占全市規上產值的40%,今年第一季度,龍安開發區35家規上合成革企業工業總產值達到55.49億元,盡管同比去年下降0.4%,但龍安依然頂住壓力,大力實施產業轉型,走綠色發展之路,并取得了顯著的進展。
將“綠”色進行到底
如今的合成革生產線,水性溶劑、無溶劑、以及熱塑性材料已經開始逐步取代傳統溶劑,是合成革產業的一次重大技術革新,也是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然結果。
“第一季度的產量有所下降,但我們的無溶劑生產線依然開工生產,為一年的生產開了個好頭。”韓喜斌說,盡管我市合成革產業依然存在下行的壓力,但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的決心從未動搖。
合成革生產,尤其是汽車座椅的合成革生產,對環保的要求比較高,于是,無溶劑生產技術逐漸走入廠家視線中。開發研究無溶劑生產線和生產車間,博藝是龍安開發區最早做這件事的公司之一。乍一看來這似乎有些“吃力不討好”,因為無溶劑生產合成革的成本比傳統材料生產成本要高不少,而現在的合成革產業主導的依舊是傳統生產模式,相比于過去,無溶劑生產的利潤不比傳統溶劑生產高。
“公司今年第一季度的產值同比去年有所降低,三、四月份的生產總值在100萬元左右。”韓喜斌說,盡管下行壓力大,但公司對新產品的研發生產依然沒有停止過。去年11月份,第一條無溶劑生產線投產后,在今年1-2兩個月整個行業在基本停產的狀態下,無溶劑生產線第一季度依然實現了3萬多米的產量,為今年的生產開了個好頭。今年公司在與環保、新材、新設備的投入計劃依然達到500、600萬元,年底還將完成1-2條的蒸汽管道投入使用。
“水溶性溶劑生產、無溶劑生產、熱塑性溶劑生產,是未來合成革生產的必然發展方向,這是環保的要求,也是對人體安全的負責。”韓喜斌說,公司的無溶劑生產研究始終比別家企業“先行一步”,這在現在還沒有明顯的優勢,但是在合成革生產必將走向無毒、無害、環保的形勢下,未來博藝一定能夠率先占領一塊高地,站穩腳跟。
除了無溶劑生產外,博藝也一直加大投入,實施工廠設備的蒸汽改造,降低設備污染。工業廢料管理也進一步規范化,爭取做到自上而下全面改革。“我們的無溶劑生產線和設備蒸汽改造,已經在申報省科技項目,希望能夠得到更多的資金和技術支持。”
近幾年,像博藝材料這樣追求環保和經濟效益統一的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漸漸冒出頭來,正裕利合成革實業公司也是其中之一。今年,正裕利合成革實業公司成為我市危廢處理試點企業之一,在危廢處理方面形成一個完整而有效的制度流程。同時,該公司今年依然將投入600萬元對鍋爐、蒸汽管道、生產線及煤改氣等基礎設施進行深度改造。
“第一季度產量400多萬米,比去年會有所下降,但我們在企業轉型方面依然在繼續。”正裕利合成革實業公司總經理孫克朋說,今年公司著手做好危廢處理試點工作,這也是為企業降低成本的一個重要途徑。
記者了解到,按照省、寧德市提出“合成革產業必須走轉型升級、清潔生產的發展之路”的要求,龍安開發區的隆祥、華夏、大成、合盛、博藝等一批企業積極加大技改投入力度,不斷促進企業節能減排和技改提升。重點向推廣應用生態環保型、多功能性的高端產品發展,積極開發和采用新工藝,推廣實施廢氣、廢水、固渣處理新技術。整個開發區的產業轉型發展,取得了顯著進展。
將“工業新城”搭建好
在龍安開發區的經六路路段,記者看到熱電聯產項目工程已進行到圍墻外的管架基礎建設,這是龍安開發區熱電管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施工完畢后可以承擔熱電聯廠一期的供熱供電需求,是開發區工業環保生產的堅實保障。
作為以工業為支撐的新興城鎮,生產過程中的節能減排,清潔環保是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在工業園區,記者看到寬敞的道路、齊整的廠房、點綴其中的綠色,往來的運輸車輛帶起了微塵……井然有序,并不似傳統工業園的雜亂。而擁有如此龐大的產業規模的背后,是龍安開發區各道路、供水、供電及環保等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的完善提供的支撐。
今年,龍安開發區在已有的“三橫三縱”道路網絡基礎上,進一步投入了更完整的道路投資建設。桑楊村全長2000米的緯三路還在進展當中,爭取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緯七路和經八路的建設,已委托編制項目建議書,等待土地報批。
供水方面,預計總長度3.8公里、總投資150萬元的緯五路專供管網項目建成后,可以滿足熱電聯廠一期供水需求,目前園區段已經開始管槽開挖,爭取盡快完工并投入使用。
而龍工智能化改造項目,預計建成后可以全面覆蓋園區企業實現對大流量表實施遠程監控,還可以對供水管網的漏失、管理等問題造成的水資源浪費等情況得到大力改善,目前已在安裝和調試中。
環保建設方面,碼頭入口處小區綠化、防洪堤北側綠化工程,都已經在方案規劃當中。
常駐員工、當地居民生活方面,龍安按規劃,主要由集鎮生活區、生產加工區、工業服務配套區及港口倉儲物流區等功能區組成。
目前,龍安已建有步行街、美食街等商貿休閑場所,大街小巷隨處可見餐飲、娛樂等門店。隨著務工人員逐漸增加,全區基礎配套設施建設也逐年擴大跟進。職工之家建設項目已到省總匯報爭取項目立項建設,碼頭大型LED廣告牌已出租成功,這是對外宣傳龍安的重要手段。
“以前,園區的大多工業固廢垃圾都要集中起來,轉運到廈門去處理。每噸的處理價格為2000元,加上運輸成本,投入太大。而且,廈門的工業固廢處理能力也接近飽和。后來,省里給福鼎市審批了一處工業固廢處理中心,市里便將它落戶龍安。這個處理中心建成,大大節省企業的生產成本。”正裕利合成革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克朋說。正裕利始終在固廢處理方面保持高度重視,企業自身的固廢處理能力在近年來穩步提升,也有自己的固廢處理中心。
龍安靠山面海,水陸交通便利,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今年隨著上海匯德、溫州瑞普、瑞安萬隆、江西臨川水性超纖等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入住,龍安項目園區的規模將有望達到近萬畝,并重點打造合成革精深加工和上下游產業配套區。未來的龍安,還需要進一步加大園區內產業的轉型升級,大力投入環保生產建設和環境配套設施完善,做到環保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這樣,龍安才能真正成為多元化、現代化的“工業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