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福鼎市農業部門通過狠抓農村土地確權和流轉工作,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規模種植業,帶動社員增收致富。在土地流轉工作中,福鼎市仁原種植專業合作社在佳陽畬族鄉的后洋、羅唇等村流轉土地500多畝,從云南引進中藥材砂仁種苗十萬多株,發展砂仁種植基地500畝,目前春季砂仁種植已經全面鋪開,福鼎市中藥材產業大家族又添一個新成員。
日前,筆者來到佳陽畬族鄉羅唇村300畝中藥材砂仁種植基地,正趕上這里的工人們忙著整地、挖穴,種植砂仁。福鼎市仁原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楊修賢一邊認真挑選精、強、壯的砂仁種苗,一邊給工人們示范挖穴、栽植、培土,現場一派繁忙景象。
楊修賢告訴筆者,這次合作社從云南引進中藥材砂仁苗十幾萬株,羅唇這邊算是第二期種植基地,種植面積300畝;第一期基地在后洋村種植面積200畝,是去年種下的。和去年相比,今年引進的砂仁種苗質量較好,就是價格貴了一點。若是購買小株的苗價格會便宜一些,但是生長時間會相差一年,最終合作社還是選擇好一點的種苗。
據介紹,砂仁”別稱陽春砂仁,又名小豆蔻,屬姜科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果實砂仁在中藥中屬芳香性藥材,醫用廣泛,還可作食用調料。砂仁因生長環境苛刻,市場消費量大,由此,價格一直居高且相對穩定,砂仁種植三年后才會少量掛果,5到6年屬于豐產期,可連續采收20年左右,一畝地能種植300多株砂仁,市場價可達200元每公斤,一畝預計收250至350公斤的干果,管理好的話畝產可達上萬元。楊修賢說去年以來合作社先后投入資金200余萬元用于砂仁基地的田地租金、種苗引進及基礎建設。
目前,福鼎市初步形成了貫嶺黃梔子、磻溪金銀花、管陽黃精、佳陽砂仁等中藥材種植基地,面積突破4萬畝大關。
(通訊員 鄧宗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