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我市萬畝冬種蠶豆的“摘心打頂”時節,市農業局技術人員適時下到蠶豆基地,指導種植戶科學摘心打頂、合理施肥和噴藥,爭取今年的蠶豆有個好收成。
連日來,筆者在店下鎮的寺前、東岐、溪美等蠶豆主產村的田間地頭,隨處可見廣大蠶豆種植戶利用晴暖天氣,下到蠶豆田,給蠶豆配藥打蟲、追施“春肥”、摘心打頂等忙碌的身影,種植戶陳光搖去冬種了60多畝蠶豆,這幾天組織工人下田給蠶豆摘心打頂,原本他舍不得摘除掉蠶豆植株頂端多余的枝葉,想多留一小節植株為的是讓蠶豆多結果,農業局技術員的一番話讓他“狠下心”摘去蠶豆植株末梢一大截。
據農技人員介紹,眼下正是蠶豆田間管理的關鍵時節,很多種植戶不了解蠶豆的生長習性,認為多留幾盤花就可以多結幾盤豆,到頭來往往是得不償失。他們及時建議種植戶在對蠶豆植株進行摘心打頂時一定要“狠心”,該摘除多余的枝葉和花朵的就要及時摘除掉,以保證留下的都是有用的健壯枝葉和花朵,這樣長出來的豆莢就會個大飽滿,就是所謂的蠶豆優生優育。在農技人員的現場指導示范和廣泛宣傳下,多數種植戶都接受科學合理的蠶豆春季管理技術,加強蠶豆田間管理。目前,店下鎮萬畝蠶豆長勢良好,豐收在望。
據了解,去年冬季店下鎮蠶豆冬種面積1.3萬畝,去年底天氣持續低溫陰雨,造成冬種蠶豆生長遲緩。市鎮兩級農技人員經常性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頭了解灌溉、施肥、病蟲害防治等,積極引導種植戶采用科學的管理方法,發現問題及時向種植戶通報,并嚴格要求農民抓緊抓好田間管理的各項工作,同時,做到合理用肥用藥,以確保蠶豆豐收。
據了解,該鎮種植的蠶豆品種為“慈溪大粒一號”,其特點為質地細軟,豆粒大而飽滿,烹飪口感佳,深受消費者喜愛。蠶豆主要銷往福州、上海、江蘇、廣東等地,年產值達3500多萬元。
(鄧宗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