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湖茶業有限公司位于太姥山鎮方家山畬族村的白茶莊園
福鼎新聞網訊(汪晶晶)“在進入公司之前,我們家的月收入就靠幾畝茶園?,F在我們夫妻倆都在公司工作,每個月能拿到大約六七千元。再依靠公司這邊學習的茶園管理經驗,家里的幾畝茶葉,每年還能有六七萬的收入,一年合計能有十五萬元的收入。”陳清童是太姥洋村一位普通的茶農,自從他進入天湖茶業有限公司之后,不用再愁收入。
“工業反哺農業、企業幫扶農村”,這是我市扶貧開發過程中,許多涉農企業回饋社會的責任擔當。福建省天湖茶業有限公司亦是如此。有了它,方家山、太姥洋村及其周邊村的很多村民不用離開村子,就能有不菲的收入。
福建省天湖茶業有限公司是集茶葉種植、加工、銷售、出口、科研及茶文化推廣為一體的農業產業化省級龍頭企業,在全國擁有300多個加盟連鎖店及連鎖專柜,電商網絡平臺通達全國200多個城市,今年1—10月實現銷售額4.78億元。
近年來,天湖茶業公司積極參與社會扶貧,充分激發市場活力,通過在太姥山、磻溪、管陽、硤門等鄉鎮建設有機茶基地5個,帶動周邊農戶2367戶發展有機茶、無公害茶園8730畝,帶動農戶均年增1.5萬元左右,并扶持方家山、太陽頭、孔坪等村貧困戶參與茶葉生產經營。對基地周邊的貧困戶、低收入農戶給予安排就業崗位,每年安排基地周邊季節工人350人,每人每茶季半年可得勞務收入約2萬多元;固定工人76人,每人每年可得勞務收入3萬多元。公司還對基地周邊的農戶及農民專業合作社按生產加工能力實行訂單生產,按市場價收購,對按有機茶標準管理采摘的茶青和加工的毛茶,經檢驗符合有機茶標準和質量要求的茶葉,以高于市場10—15%的價格收購,讓貧困戶和低收入農戶生產的茶葉有銷路,價格有保障。
“我們還將太姥山基地及合作社基地周邊的10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納入公司檔案管理,根據不同的貧困原因,采取針對性的幫扶措施。幫扶的方家山、太陽頭、孔坪、瑞云、章邊等村,以及太姥山有機農業專業合作社扥社員,家庭年收入由原來的6千多元提高到現在的2.8萬元以上。”天湖茶業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說,趁著農閑時機,該公司還會組織基地周邊和農民合作社的農戶進行技術培訓,專業指導他們對茶園進行科學管理,讓茶農生產出高品質的白茶,公司給予包裝。方家山的村民鐘品早就是獲益于此。他家里有幾畝茶園,原來茶葉收入只靠售賣茶青,利潤微薄,自從參加培訓班后,他的茶葉銷路不愁了,還辦起了一個茶葉小作坊,并能粗制出符合天湖公司要求的毛茶以供收購。
據了解,現在方家山的茶農有很多已從單一的種植售賣茶青向小作坊的生產加工延伸,甚至有些農戶還聯合辦起了自己的合作社,創建了自己的品牌。
旅游帶動增進扶貧,也是該公司在“牽手”貧困農戶時采取的方式。該公司依托世界地質公園太姥山和方家山畬族村寨開展旅游扶貧,合力培育村企文化。“綠雪芽”白茶莊園年接待觀光游客2.5萬人次,推動白茶產業和環太姥山旅游經濟圈的同步成長,讓茶農增收、企業增效,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據天湖茶業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下一步,該公司將進一步完善基地園區建設,增強茶旅互動融合發展,并繼續實行多措并舉對現有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幫扶,還將適時進行股份制改革,爭取讓貧困農戶入股,參與企業經營,共享企業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