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過去,廢水、廢氣、廢渣是傳統油性合成革生產給環境造成的壓力所在,近年來,我市嚴格執行準入條件,并從選址與布局、工藝技術、污染治理、環境風險防范和環境管理等方面著手,確保企業清潔生產達到國內先進水平。企業在發展中也主動擔責,完善環保設備投入,嚴密且有效地防控“三廢”排放和治理,率先開展產業改造計劃等等,一系列舉措有效推動了福鼎合成革產業綠色轉型,生態發展。為此,2015年10月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授予我市“中國生態合成革產業園”稱號,11月初第六屆中國生態合成革論壇暨寧德市合成革轉型升級大會將在我市召開。為迎接大會的召開,即日起,本報開設“綠色轉型、生態發展”欄目,從多個角度介紹我市合成革產業發展所取得的成績、積累的經驗、探索產業轉型升級的路徑和前景。
2014年,我市合成革產業完成產量60.99萬噸,實現產值321億元,創稅1.5億元,解決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近1萬人,已形成了革基布——聚氨樹脂——合成革制造——皮具、運動鞋等皮革產品制造“一條龍”的產業鏈,產業規模、集聚效應突顯。與此同時,近年來,我市合成革企業不斷加快企業轉型升級,走綠色發展道路。
就我市合成革產業發展成就及加快推進轉型升級和未來發展方向等,日前,記者專訪了寧德溫州商會會長王巖豪。
記者:近年來,我市合成革產業發展情況如何?
王巖豪:2005年以來,福鼎合成革產業迅速發展,已成為福鼎及寧德的一大支柱產業。2014年,福鼎51家合成革企業的工業產值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43.58%,成為拉動工業增長的主力軍,并引領福建省合成革產業的發展,2014年產值占全省的64%,推動福建省合成革產業在全國排位從上年的第四位上升到第二位。
發展的同時,合成革企業著力在環保材料、環保工藝上下功夫,扎實推動技術、產品、營銷、管理等全面創新升級,力爭實現合成革工藝綠色轉型和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促進合成革向效益型、創新型、生態型集群產業發展。目前,福鼎合成革企業噸產量綜合能耗指標達到全省標準,骨干企業主要產品能耗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固體廢棄物綜合處置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
記者:新形勢下,福鼎合成革產業如何實現轉型升級?
王巖豪:福鼎合成革產業轉型升級要“兩步走”。
首先,進一步挖掘發展空間,今后將進一步延伸和擴展上游產業鏈,加快對中游產業鏈的新產品、新材料、新技術研發及推廣運用,在市場需求足夠大的情況下,進一步加快中游產業鏈的發展規模。其次,未來隨著福鼎電商產業的發展和福鼎交通條件的愈加便捷,巨大的終端革制品線上市場有望形成。這將為福鼎合成革產業發展下游產業鏈帶來契機。
記者:今后,福鼎合成革產品的發展方向如何?
王巖豪:合成革制品是一種日用型產品,生產普通消費者用得起的產品是今后一段時間的主要方向。運用新材料與新技術制造的環保產品,今后將越來越被市場所青睞。而新產品的上市,也需要傳統產品的帶動。由此可見,未來合成革材料的研發生產將以不同檔次,不同市場需求,走多樣化方向發展。
記者:目前,福鼎合成革產業的新技術運用的情況如何?
王巖豪:近年來,福鼎合成革企業積極對新產品、新材料、新技術的研發應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且在環保技術上的攻關也是前所未有的。目前,無溶劑、水性、仿超纖、仿真皮等具有獨特的物理特性兼具環保特性的產品已實現從研發到投產的階段。多數產品在高檔終端產品中的運用十分廣泛。另外,目前福鼎已有近20家企業在運用新技術上走在了前頭。比如,永大合成革已試產無溶劑合成革,擬引進生產新設備;聯盛公司引進目前國內唯一的全環保零污染的先進TOU合成革生產線等等。
記者:市政府、寧德溫州商會及福鼎合成革企業在合成革環保生產措施上,做了哪些努力?
王巖豪:近年來,福鼎市政府高度重視合成革企業的環保生產,先后制定了多項促進合成革產業轉型升級的文件,同時在處理“三廢”問題上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建設了多項污染集中處理的設施。商會也加強與市政府及職能部門溝通,推進環保設施的落地進程,并積極到外地學習取經,加強技術人才的引進和培訓,促進先進技術的推廣運用。合成革企業除了環保產品的研發運用外,在生產過程中也注重環保配套設施的運用,比如DMF回收脫胺塔系統的處理設施、廢水的循環利用、車間密閉化生產運用等。政府、商會、企業在環保舉措上的合力,有力地推動福鼎合成革產業環保生產,確保當地生態環境免遭破壞,實現可持續發展。 □ 廖詩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