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聞網訊 記者從市發改局獲悉,今年我市積極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試點工作,并取得顯著成效。目前已有18個項目列入PPP項目,部分項目進展順利。
今年5月,省委、省政府出臺了《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試點扶持政策的意見》,旨在通過綜合運用投資補助、財政補貼、貸款貼息等形式,加大對PPP項目的支持力度。我市高度重視PPP工作,開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顯著成效。近期,我市對全市重大項目進行了重新梳理,并重點篩選出18個項目列入2015年PPP項目庫,這些項目主要涉及污水處理、交通道路、水務、醫療、文化、教育、垃圾的焚燒處理等公益性項目。截至目前,福鼎市鄉鎮及工業園區污水處理項目和福鼎市城區路網項目已完成PPP招標,并進入項目實施階段,福鼎市東擴主干線工程已進入招標程序并定于9月初開標,市醫院百勝園區(一期)等一批PPP項目相關前期工作也在穩步推進,有望于近期完成PPP招標工作。
新聞鏈接
PPP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字母縮寫,即:公私伙伴關系,是指公共部門為提供某種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務,以特許經營權協議為基礎而建立起來的一種長期合作關系。這種伙伴關系通常以特許權協議為基礎,并通過簽署合同來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以確保合作的順利完成,最終使合作各方達到比預期單獨行動更為有利的結果。在這種關系下,公共部門與私人部門發揮各自優勢來提供公共服務,建立起“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全程合作”的共同體關系。PPP模式的實質是政府通過給予私營公私長期的特許經營權和收益權,將市場中競爭機制引入基礎設施建設中,以期達到更有效地提供公共服務的目的。PPP代表的是一個完整的項目融資概念。政府并不是把所有項目的責任全部轉移給私營企業,而是有參與合作的各方共同承擔責任和融資風險。政府的公共部門與私人參與者以特許經營協議為基礎進行合作,與以往私人企業參與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方式不同,他們的合作始于項目的確認和可行性研究階段,并貫穿項目的整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