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晴暖,梔子花開;馥郁香遠,清風自來。徜徉在貫嶺鎮的山野之間,滿目的青綠點白,芳香縈繞,令人心曠神怡。
黃梔子,從花到果皆是寶,可觀、可食、可入藥、可煉油,可進行精深加工,具有極高的經濟效益。我市是黃梔子的地理標志認證產地,有著數十年的種植歷史。目前,我市黃梔子種植面積已經達到4萬多畝,涉及全市16個鄉鎮近2萬農戶,2014年產鮮梔子果1萬多噸,創收超1億元。而貫嶺鎮作為我市黃梔子產業的中心生產區,在近年的發展中,依托品牌建設、地標認證、產業完善等方式,讓黃梔子更加香溢四方,有效促進增收致富。
引種推廣富一村
群山抱綠,花香繞村。貫嶺鎮茗洋村,是我市黃梔子產業的“發源地”之一,一個因種植黃梔子而讓數千村民增收致富、改變生活的山村。
“種了黃梔子,我們一家的日子才像點樣。”茗洋村村民陳維懷由衷感慨。作為村里率先嘗試種植黃梔子的人,陳維懷也最先嘗到其釀造的“甜頭”。從幾畝地發展至如今的二十多畝,收入日增、蓋起新房、添置家電、購進新車……不到十年,原本的窮困之家搖身一變,成為村里令人稱羨的致富帶頭人。
在茗洋,如陳維懷一般的人不在少數。少則五六畝、多則十余畝,家家戶戶均將種植黃梔子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種黃梔子是‘老少皆宜’的活。這勞動力用得充分,收入自然高。”茗洋村書記翁長弟打趣地說?;ㄩ_時節,芳香四溢的白色梔子花不僅能觀賞,還是一道清涼去火的膳食。于是,采花銷售成了一個收入來源。結果時節,漫山枝頭碩果累累,男女老少齊上陣,論斤計算工錢;鮮果粗加工,化農為工又再增收。
規范經營,水到渠成。隨著茗洋村黃梔子種植聲名鵲起,農民專業合作社、粗加工廠等組織、企業應運而生,為全村黃梔子產業化、規范化發展奠定基礎。
“我們負責建基地、找銷路,力求穩定銷售價格,保障大伙兒利益。”市利農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步抽表示,早些年,黃梔子的銷售較為被動,后來,他與幾名合伙人便尋思著自己找客商、找市場。經兩年的奔波,終于有江西、安徽等地客商慕名而來,黃梔子價格漸趨穩定。從此,茗洋村乃至貫嶺鎮的黃梔子產業才逐步迎來黃金時期。
育苗、種植、采摘、粗加工、銷售……歷經十年發展,茗洋村現有4000多畝的黃梔子種植基地,已漸漸形成了黃梔子的初級產業鏈。十年間,隨著黃梔子品牌影響力日益顯著,該村的人均收入從2550元增至2014年的12606元,黃梔子的致富效應體現得淋漓盡致。
延伸產業立一企
種植基礎扎實、銷售市場穩定,貫嶺鎮的黃梔子素來因“物美價廉”而走俏藥材市場。但同時,僅作為藥材使用的黃梔子也有著市場單一、附加值不高等困擾。完善產業鏈,著力發展精深加工,充分挖掘“地標”的品牌價值,提升產品附加值,創造更高經濟社會效益成為了我市黃梔子產業迫切的發展需求。
率先嘗試,敢為人先。2012年,以黃梔子精深加工為主營業務的福建恒康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注冊成立,彌補了我市黃梔子產業加工領域的弱勢。
冷榨食用油;提煉精油;將黃梔子與福鼎白茶創新融合,研發出國家專利產品“梔子藏紅茶”……恒康試水黃梔子深加工,已研發投產多個特色產品。對于產品的前景,恒康生態總經理林時密尤為自信:“生態、健康,這是當前的一種潮流,也正是我們的理念。”據他介紹,黃梔子是國家頒布的第一批藥食兩用植物之一,而經檢測,梔子油所含的角鯊烯這一重要抗氧化劑的含量是橄欖油的數倍不止。此外,與白茶相融合研發的茶葉新品,既保留了茶葉的清香,又參入了黃梔子的藥用價值,對人類健康大有裨益。同時,將福鼎兩大“地標”產品密切結合,對于打開市場,獲得消費者認可,可謂助力十足。
目前,恒康生態已與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產化學工業研究所簽訂合作協議,投資1000多萬元,引進1條壓榨梔子油生產線,并試生產梔子油2余噸。林時密表示,待企業相關許可手續辦妥,梔子油將可全面推向市場。
產業起興,循序漸進。延伸產業鏈,探索新領域。對于恒康生態而言,邁出第一步并不簡單,要走得長遠,更需得到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真正將我市積累十多年的一個成熟產業帶至更高、更廣天地。
品牌漸顯興一鎮
一個山區鎮,因黃梔子而聞名遐邇。作為寧德市,乃至福建省最大的黃梔子種植區,貫嶺鎮的2萬多畝黃梔子基地一直承擔著重要產業先行,集聚發展的重任。在過去的發展歷程中,該鎮始終圍繞打造“地標”認證,依托品牌建設,穩定并拓展銷路,致力延伸產業鏈,帶動群眾增收致富,促進一方經濟發展。
挖掘文化內涵,鼓勵科技創新。我市現如今推廣種植的黃梔子品種為“分關1號”。這是林業專家以貫嶺鎮生長的黃梔子為母株,重新選育出的,產量高、質量好的新品種。2013年,市委、市政府將黃梔子列入市重點特色農業產業,并安排林業專項資金對種植戶進行補助。此外,市、鎮還連續出臺鼓勵工商資本投入和龍頭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通過“市場連龍頭、龍頭連基地、基地帶農戶”的產業策略,使得黃梔子產業在基地化造林、規?;耘?、品牌化經營等方面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促進了栽培區域的擴大和效益的提升。
注重品牌創建,逐步擴大影響。2011年11月,市工商局啟動了“福鼎黃梔子”地標申注工作。2012年6月,市福鼎黃梔子協會正式成立,開展商標品牌的申注、管理、規范和保護工作。2013年,黃梔子成功獲得“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翻開該產業品牌塑造新篇章。
近兩年,隨著推廣力度加強,貫嶺鎮黃梔子的品牌效應有了明顯提升。每到梔子花開時節,貫嶺鎮吸引了越來越多人前來觀賞。以此為契機,2012年開始,貫嶺鎮定期舉辦“梔子文化節”,植入特色民俗文化元素,使黃梔子這一特色農業向文創產業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