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福鼎恒興村鎮銀行成立于2010年6月,是閩東地區第一家、福建省第四家村鎮銀行。五年來,該行在助力地方經濟社會建設方面取得的成績可圈可點,在推進我市乃至寧德市金融業的改革與發展,尤其是引進先進金融服務理念、優化金融服務市場競爭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金融業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同時越深刻地影響著、改變著人們的生活,銀行也因此成為與千家萬戶息息相關的一個經濟部門。人們對金融服務、金融資訊的需求越來越豐富,金融單位同樣需要更多平臺發布信息、展示形象、提高社會知名度和美譽度。
恒興村鎮銀行已經并將繼續為福鼎經濟社會建設、為金融行業的改革創新、為市民生活帶來哪些影響?借助該行成立五周年這一契機,《福鼎周刊》推出“恒興這五年”系列報道,報道恒興村鎮銀行成立五年來的發展歷程。敬請關注。
回想那年,2010年6月,仲夏季節,天氣一天比一天熾熱。
位于閩浙邊界、環三和海西對接長三角的前沿區域的福鼎市,新一輪創業潮涌一波更比一波熱烈。
這一年的6月8日,閩東地區第一家村鎮銀行在福鼎誕生,它就是福鼎恒興村鎮銀行。它也是福建全省第四家成立的村鎮銀行。在新世紀第二個十年起始這個重要時間點,恒興的引進與落戶發展,是應福鼎科學發展跨越發展之運而生,從一開始,它就把自己與福鼎的經濟社會發展緊緊融合在一起。
作為福鼎恒興村鎮銀行的主發起行,蒼南農村合作銀行(已改制為浙江蒼南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擁有注冊資金11.05億元,所有者權益28.09億元,下轄1個營業部、21家支行、54個營業網點,存貸款規模超300億元,規模連續10年摘得全縣桂冠,同時連續蟬聯蒼南縣第一納稅大戶。而在當年,蒼南合行在村鎮銀行的選址方面,除了福鼎,還面臨著福清、長樂等多個優質選擇。但是福鼎與蒼南曾同屬鼎平縣,地兼山海、連接閩浙,又一衣帶水、血脈同源,是閩東北地區最具活力和發展后勁的區域之一,無論在地理上、人文上、還是經濟上兩地的交融度都極高。經過考量、對比,蒼南農村合作銀行毅然決然地選擇了福鼎這座連接閩浙兩省的新興的開放城市。
跨越式的發展需要強有力的金融服務支撐,也為金融業的發展提供了更有利的機遇。因此,經國務院規劃,中國銀監會批準,在福鼎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領導下,經過半年的緊張籌備,2010年6月,福鼎恒興村鎮銀行正式掛牌成立。作為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新型股份制地方性銀行業金融機構,恒興的成立,在為福鼎的經濟發展尤其是農村經濟發展輸送新“血液”的同時,也帶來的新的金融業態、新的金融服務理念。該行依托浙江蒼南農村合作銀行,引進溫州銀行業的先進服務理念,結合福鼎當地特色,提出了“立足福鼎,服務三農,服務中小企業,服務市民百姓”的市場定位,為福鼎“三農”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動力,為轄區小企業發展輸送新的血液,為閩浙區域經濟合作搭建新的合作平臺。
據介紹,福鼎恒興村鎮銀行要在我市乃至閩東農村形成投資多元、種類多樣、覆蓋全面、治理靈活、服務高效的銀行業金融服務體系,解決農村金融機構難以滿足農民的信貸需求難題,以更好地改進和加強農村金融服務,支持新農村建設。因此,為了更好地踐行宗旨,從成立之初,恒興就在福鼎市率先建立農戶、個體工商戶信用檔案制度,積極拓展微小貸款業務和農村金融市場;同時在開業前內部做好預授信、儲備了500多戶的客戶源。并在開業的一個月內,該行就投放了298戶,金額17305萬元的小額貸款,受到了當地小微企業和農民的廣泛歡迎。
恒興開業一周年時,福鼎市委書記倪政云還專門向市委辦及當地新聞中心作了批示:“恒興村鎮銀行成立一年來的工作成效值得宣傳。”如今,已來到恒興開業第五個年頭,截至4月底,恒興各項存貸款余額超16億元,存款客戶數突破3萬戶,同時銀行卡、網銀、手機銀行、POS業務均成功推出。近五年的時間,累計納稅6373.34萬元,連續4年被評為福鼎市“功勛企業”,恒興發展迎來了新紀元。
正如在恒興村鎮銀行成立之初,該行董事長余孝島所表示的,“依托主發起行浙江蒼南農村合作銀行的資金優勢,在成立之后的五年內,恒興銀行將引進資金10億元,助力福鼎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和新農村建設,讓現代金融服務惠及廣大農民群眾、市民和中小企業,積極融入福鼎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建設,助力福鼎科學發展、跨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