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地處閩浙邊界的福鼎,雖是寒流滾滾,卻已春風鼓蕩。
“我們的項目在辦理環評、土地規劃用地、建設用地等相關審批手續上,就得到了市里的一路‘綠燈’和支持。”日前,在福鼎工業園區雙岳項目區里,福建輝倫嬰童用品有限公司項目總經理楊玉橫高興地告訴記者,前不久市里有關領導在項目區及薛家山隧道現場辦公,為企業及時解決了水、電、路網等基礎配套設施。在隨后的項目施工中,只要一有問題,各職能部門總會第一時間出面協調解決。
融資難、辦證難、招工難……這是目前中小企業發展中的普遍難題。對地方政府而言,如何轉變觀念、破解難題,為其營造出宜居宜業的發展環境顯得至關重要。
面臨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企業發展面臨重重困難的態勢,福鼎市委、市政府積極呼應寧德市委、市政府“三千”活動,大膽創新,先行先試,把穩工業、強實體作為重點,深入開展“百名干部進百家企業解百個難題”活動(下稱“三百”活動),并結合當地實際,推進“三百”活動,不到20天時間共收集梳理企業存在問題415個,已協調解決或正在協調解決214個。
主動作為,靠前服務。雖然冬日寒氣襲人,但福鼎市干部深入一線幫扶企業的場面讓人頓生暖意。這么短時間收集如此多困難推進解決,實屬不易。記者深入走訪,一探福鼎大膽創新、破解企業發展難題之路——
項目是一個地方發展的支撐,工業經濟是實現提速發展的動力。“三百”活動開展以來,福鼎市黨政主要負責人深入掛鉤企業調研摸查、了解企業存在的困難,出臺具體措施解企業當前困境。
“針對如何破題,福鼎制定詳細工作‘路線圖’,出臺《招商引資工作考核辦法》等一攬子有力措施。通過調整充實工業領導小組及辦事機構力量,深入企業調研摸查情況,強化協調服務和問題化解,推進產業轉型、項目帶動、園區配套、政策落實、金融扶持等工作。”福鼎市工業辦主任周全民如是說。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住建、國土、消防、環保等市直各部門還深入鄉鎮、園區,先后在桐城、貫嶺、龍安、文渡、星火等工業園區召開多場面對面指導會,為企業出謀劃策。涉及單一問題的,對口部門根據問題,開展“點對點”、“一對一”服務,妥善解決問題。涉及多個部門的,由黨政分管領導牽頭解決,各部門各司其職、緊密配合。為了避免“三百”活動流于形式,紀檢部門還定期檢查通報,跟蹤問效,把督查工作貫徹整個活動。
福鼎市葉東貴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專門生產加工經營海蜇皮、海帶等系列海產品的企業,融資難問題一直阻礙企業發展。在“三百”活動中,福鼎市工業辦服務組,成功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使企業走出了困境。目前,該公司授信貸款申請已提交金融部門審批,預計能在原有基礎上爭取250萬的授信貸款。“這次的活動開展,讓企業沒有了后顧之憂,為明年一整年計劃打好基礎。”該公司常務副總孫大鵬說。
政府傾力幫扶,企業苦練“內功”。在市委市政府的幫扶下,福鼎市一些企業不負重望,加快轉型升級步伐。記者在福建友力化油器有限公司里看到了國內首條機器人加工流水線。“原來完成7道工序需40多名員工,花費數小時。如今一個車間7個機器人,僅30秒即可完成這些工序。機器人的使用,不僅產能大幅提高,且增加了產品可控性,使產品更為精密。”該公司董事長李秀峰說,取得如此成果,得益于政府不斷解決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危機是傳統模式之危,科學發展之機。外部環境惡劣導致外需萎縮,訂單減少,這種倒逼壓力,客觀上也為擴內需、調結構提供了機遇。”周全民說。作為寧德對接浙南、長三角的“北大門”,福鼎積極響應寧德市委市政府打造全國最大鋼鐵城下游產業規劃的目標,為加快推進“六新大寧德”建設做出貢獻。
政企同心,化危為機。福鼎市對有市場、有能力但暫時存在困難的企業,通過協調落實既定扶持優惠政策,鼓勵幫助企業擴張產能、達產達標。同時,還加強企業金融風險防范工作,扎實推進企業重組兼并,排查梳理已停產企業,利用銀行不良資產包處置,減輕企業復產壓力,并積極引導企業通過引資、債轉股、資產收購等方式盤活企業。今年前10個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5億元,增長11.3%。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605億元,增長22%。
危中求機,為者常成。福鼎市深入開展“三百”活動、服務企業發展成效顯著,產生了一些經驗做法。
啟示一:轉變作風,下沉一線,掌握實情,出臺行之有效的政策,真正讓企業受益。10月底,福鼎市委書記劉振輝不僅指示有關部門要早謀劃、早部署,還多次深入企業一線,并參與“三百”活動方案初稿的批示修改。市長包江蘇多次聽取有關匯報、提出指導意見。隨后,召開“三百”活動動員會,各掛鉤部門制定掛鉤方案、確定聯絡人,深入掛鉤企業調查摸底。通過走訪、座談等多種形式,發現企業存在辦理“兩證”難的問題。發現問題,逐一予以研究解決。目前各部門密切配合,加快專項驗收、總驗進度,已為31家企業辦結“兩證”。同時積極對接銀行,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最近已為5家企業爭取到貸款資金15000萬以上。使企業提增信心,為企業轉型升級加快發展提供了保障。
啟示二:創新思路,真心幫扶指導,貼心服務制定工作“路線圖”。扶持企業發展,沒有行之有效的舉措,是無法真正解決企業生產經營所面臨的問題。當不少中小企業面臨這樣那樣的困難時,福鼎市委、市政府真心實意幫扶,百名干部下沉企業一線,了解企業的真實困難,以“貼身”服務的方式,切實解決企業運營實際問題。各部門相關負責人深入企業進行調研,把困難在哪里摸清楚,原因是什么搞明白,在此基礎上提出解決的措施和辦法,建好企業問題臺賬,分類分級分性質,按照時限逐步解決。比如目前企業普遍存在的資金、用地、審批、環境等方面問題,一共有多少,要解決多少,由誰去解決,什么時候解決,都要明確,詳實具體、逐條列出。特別是對行業共性問題,市工業辦主動對接中央、省、市出臺的有關當前企業難題的相關意見,提出措施,分類處置,以破解典型問題帶動其他問題的解決。
啟示三:突出問題導向,審時度勢,研究對策。積極應對經濟發展新常態,要有新理念。面對經濟下行帶給企業發展的嚴峻環境,福鼎市不離不棄,想企業所想,急企業所急,注重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對企業發展遇到的問題不回避不推諉,制定切實可行的舉措,主動派出力量深入調查了解企業發展狀況,靠前指導,千方百計幫助企業排憂解難,助推企業走出困境,發展壯大。
啟示四:建立考評激勵機制,制定切實可行措施,確保經濟可持續發展。福鼎市指定市工業辦,制定《招商引資工作考核辦法》,激發鄉鎮(街道)、園區重視項目生成儲備和招商引資積極性,推進“三維”招商、回歸招商、產業鏈招商。還把項目工作納入年度績效考評指標,強化對項目的運行監管和跟蹤督查,著力破解土地、資金、審批等要素制約,讓外來投資企業“招得進、留得住、能發展”。
東海之濱,潮涌閩浙。從20多年前的邊貿熱土演變為民營經濟蓬勃發展的福地,具有企業發展良好基礎的福鼎市不僅僅熱情招商引資,而且不斷改進方式,真心幫扶,貼心服務企業,探索出一條推動企業發展的特色之路。
當前,寧德上下正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深入開展“三千”活動,各級各部門要切實改進服務方式,滿腔熱情地服務企業、服務基層、服務發展,提高服務質量。從這種意義上,福鼎市有關經驗做法無疑值得學習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