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朱婷)近日,福建省僑辦與寧德市外僑辦蒞臨太姥山鎮瀲城村,實地考察基于硅藻南美白對蝦健康養殖項目,并與福鼎朝輝水產開發有限公司共商項目發展前景。
硅藻凈化環境
養蝦快不打藥
據朝輝水產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陶大貴介紹,坐落于太姥山鎮瀲城村的對蝦養殖基地于今年8月5日正式投苗。74天過去了,這批蝦生長速度良好,均重13-14克左右,最大的超過20克;更重要的是,從投苗到現在,由硅藻凈化的環境十分適合蝦的生存,他們一滴藥未用。
“蝦易受外在環境影響,容易生病。一般都會施藥以保產。我在另外2個地方也做了試驗,有一處沒有保住,另一處完全比不上這里。而這,多虧了硅藻技術。”陶大貴欣喜地說。
利用硅藻養殖,凈化水質,控制水中PH值及氨氮成分,為蝦提供充足的氧氣,創造穩定、良好的生存環境。“我認為這項養殖系統可概括為節能、環保、健康、優質。”經過考察,同行的省海洋漁業廳專家說。
“蝦的生長速度快、成活率高,這對于我們而言意義很大。未來,我們將建成1500畝的生產基地,預計投入七八千萬元。”陶大貴說。
美國院士提供技術
閩東養蝦跳出怪圈
去年12月22日,陶大貴參加了由省僑辦、省海洋漁業廳舉辦的推介會,慧眼“相中”省僑辦海外科技專家顧問團高級顧問、美國工程院院士王兆凱的硅藻養殖技術。今年1月8日,雙方簽訂“基于硅藻的對蝦防病循環水養殖示范系統”項目合作技術協議。
省僑辦副主任林澤春對項目試驗成功表示祝賀。他說,省僑辦立足“僑”的資源與優勢,實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八項行動”,成立“海外科技專家顧問團”便是其中之一。去年,省僑辦組織了44名海外科技專家(其中16位為發達國家院士)來閩介紹國際前沿技術,獲得很大反響?;诠柙迥厦腊讓ξr健康養殖項目就是對接成功的項目之一。
他表示,未來,各級僑辦還將做好“紅娘”角色,為技術、資金和銷路出謀劃策。“閩東地區養蝦歷史很長,卻沒能跳出幾年賺、幾年虧的怪圈。而這個項目,正好能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將繼續為企業提供支持。希望這個項目順利成功并推廣,在全省生根開花結果。”
相關報道
上海海洋大學專家蒞鼎
“把脈”壇紫菜養殖生產
本報訊(葉飛紅)近日,上海海洋大學嚴興洪教授來我市,就壇紫菜養殖采苗期受持續高溫影響而造成的受災情況進行調研和指導。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壇紫菜種業工程項目組陪同參加。
調研組來到位于店下鎮的福鼎科益紫菜良種合作社壇紫菜種業項目示范海區,實地考察了壇紫菜萌發生長情況,并現場與紫菜養殖戶進行溝通、交流,指導受災后的養殖生產管理。
據悉,今年九月份由于持續高溫,導致在壇紫菜采苗季節海區水溫一直維持在30℃左右,居高不下,達不到壇紫菜養殖條件,造成局部紫菜養殖區出現“無苗”或“少苗”現象,給養殖戶帶來了較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