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投資1.3億元的薛家山隧道,今年上半年雙洞全線貫通,拉進市區與雙岳工業項目集中區的距離;雙岳項目區一期工程占地21畝總投資額8000萬元的公共租賃房項目,已建成5幢住宅樓,正在裝修階段,9月底可望投入使用……
一個個項目陸續上馬竣工,一家家企業開足馬力生產,在我市各個工業項目區內,無不呈現出大踏步發展的景象,展示出我市工業經濟發展蓬蓬勃勃、生機盎然。
從山前街道出發,沿江濱南大道前進,穿過百勝山隧道,便進入創辦于2005年12月的雙岳項目區。
“9月底,公共租賃房可望投入使用,園區基礎配套設施將越加完善。”雙岳項目區有關負責說道,該項目區公共租賃房一期工程占地21畝,總投資額8000萬元,具備內設托兒所、醫務室、公共食堂、黨群活動中心、超市和銀行網點等功能的公共配套設施,解決雙岳項目區入園企業高級人才、員工的食宿、就醫、就學、休閑、娛樂等需求,已建成5幢住宅樓,正在裝修階段。
如今,這里已開發土地4800畝,建成園區公安派出所大樓、LNG中心氣化站、薛家山隧道等。在建的項目還有雙岳污水處理廠、雙岳大道(二期)、薛家山隧道連接線、溫州大道、雙岳防洪堤、3.5萬千伏和10千伏雙回路輸變電線路等。
截止目前,已入園的企業69家,已投產27家,在建18家,主要以新能源、工藝禮品、紡織服裝、汽摩配件、食品加工和制筆項目為主,2013年實現工業產值35億元。這是我市規劃建設以省級福鼎工業園為龍頭的“一園十區”工業發展新格局的一個縮影。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盡管大環境處在經濟下行的發展趨勢,但我們還是可以看到我市頂住壓力,向前推進。據統計,今年1-7月,我市全社會工業增加值增長16.1%,占全市GDP的50.7%,工業對全市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71.3%,拉動GDP增長8.4個百分點;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8家,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326家,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06.44億元,可比增長16.0%,完成寧德市下達年度計劃的57.07%;規模以上工業累計完成產值432.59億元,可比增長16.2%,完成寧德市下達年度計劃的60.5%,完成我市年度計劃的58.86%。
合理的工業布局,使得我市工業呈現出明顯的產業集群發展趨勢。在產業項目建設上,我市已初步培育形成食品、石材、汽摩配件及化油器、合成革、醫藥化工、泵閥特鋼六大支柱產業,新能源、制筆、服裝、機械配件、紙業、光學眼鏡、鎳合金、船舶修造等工業企業初具規模。今年1-7月份,我市合成革、化油器及汽摩配件、石材、食品加工、泵閥及特鋼、醫藥化工六大支柱產業實現產值340億元,同比增長22.23%,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78.60%;“一園十區”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產值341.50億元,增長24.47%,占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的98.94%。
在產業規模布局上,基本形成了“一園十區”工業發展新格局,(即一園即福鼎工業園,由星火、文渡、雙岳3個項目區組成;十區即桐山岙里、桐城江邊、山前鐵塘里、龍安、太姥山水井頭、貫嶺、點頭白茶產業園、白琳金山、白琳南派、店下東岐、硤門柏洋等)。目前,全市工業區總規劃面積4.88萬畝,已建設使用面積2.03萬畝,共引進落戶工業項目716個,已投產企業539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