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蔡雪玲) “這樣與技術員面對面交流,一對一指導,操作起來心里就有底了,對今年糧食增產增收也更有信心了。”近日,市農業局農技干部陳伯勇一大早就來到店下鎮寺前村種糧大戶鄭友良的秧田,指導他機械插秧和大田管理技術,鄭友良感覺收獲很大。
為切實解決農技推廣服務“最后一公里”問題,我市開展農業科技人員“百師下百村幫千戶”活動,完善以“專家定點聯系到鄉鎮、農技人員包村聯戶為主要形式的工作機制和“專家+試驗示范基地+農業技術人員+科技示范戶+輻射帶動戶”的技術服務模式,建立健全縣、鄉、村農業科技試驗示范基地網絡,大力開辦農民田間學校,推進農業科技進村入戶,提高技術的到位率。主導產業專家負責不同產業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的遴選和技術推廣方案的制定,農業技術人員每人直接聯系10戶科技示范戶,進行一對一、面對面的指導和服務,確保農業實用技術的推廣應用,而科技示范戶則成為農業主導品種、主推技術的推廣應用示范點,每位科技示范戶輻射20名農戶發展生產,促進主導產業的發展壯大。
目前100名農業技術專家和技術指導員,深入全市17個鄉鎮(街道),進駐涉農企業、合作社、示范基地、田間地頭開展春耕、春播、春收、春防等技術指導和服務。在全市建立5大全國農業科技試驗示范基地,開辦5所農民田間學校,舉辦設施農業、水肥一體化、水稻工廠化育秧等技術培訓班37場,共培訓科技示范戶、農業種養大戶、新型農民等2700多人,有效地解決基層農業技術無人推廣、無心推廣、無力推廣和“最后一公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