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4日,經過168小時試運行試驗考核,經福建省電力公司確認合格,中廣核寧德核電站2號機組投入商業運行,成為我國大陸第19臺、福建省第2臺在運核電機組。而在此之前的4月29日,寧德核電站1號機組也已順利完成首次換料大修i后并網發電。
至此,我國大陸投入商業運行的核電機組總數從18臺增加至19臺,在運核電總裝機容量從1586萬千瓦增加到1695萬千瓦。其中,中廣核在運核電機組達到10臺、總裝機容量達到1050萬千瓦,占我國大陸在運核電總裝機的62%;在建機組數量14臺、總裝機容量1662萬千瓦,占我國大陸在建核電總裝機的52%。
寧德核電站一期工程是我國海峽西岸首個開工建設的核電項目。項目采用中廣核自主品牌的中國改進型壓水堆核電技術CPR1000,建設四臺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機組。寧德核電站一期工程由中廣核、中國大唐集團、福建能源集團共同出資設立的福建寧德核電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和運營,由中廣核工程公司總承包建設和管理,工程設計、設備制造、工程施工與技術服務等均由國內企業為主承擔。
寧德核電站一期工程自2008年開工以來,在國家有關部委、福建省各級地方政府、當地群眾的支持和廣大核電建設者的共同努力下,1、2號機組已建成投入商業運行,正在建設中的3、4號機組工程建設進展順利,已分別完成工程總量的88%、68%,而就在2號機商運的當天,3號機組已經開始冷態功能試驗ii,3、4號機組預計2015年前后相繼建成發電。隨著寧德核電站2號機組商運,福建省在運核電裝機容量已達到217.8萬千瓦,日發電量約4800萬千瓦時,預計全年將實現上網電量130億度,相當于福建省2013年全社會用電總量的 7.64%。
寧德核電站一期工程是國內首個完成福島事故后安全改進項的在建核電項目,通過實施安全改進,機組安全水平得到了進一步提升。1號機組在首個運行周期內保持安全穩定運行,取得了優良的運營業績。與全球260多臺壓水堆核電機組的運行情況進行比較,在國際核營運者協會衡量核電站安全運行水平的在9項關鍵業績指標中,該機組有6項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寧德核電站一期工程是我國核電自主化建設依托項目,是目前我國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中自主化、國產化程度最高的核電站之一,設備綜合國產化率將達到80%。項目建設帶動了裝備制造、建安施工等相關產業2000多億元的投資,為核電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近3萬個就業崗位。項目全面建成投產后,每年將為國家和地方上繳稅收10多億元人民幣。
寧德核電站一期工程的建設還將持續助力福建省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4臺機組全部建成投產后,預計年發電量300億千瓦時,與同等規模的燃煤電站相比,相當于每年減少標煤消耗約98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400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約23萬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約15萬噸,環境效益相當于種植6.7萬公頃森林。
關于中廣核:
中國廣核集團(簡稱:中廣核)是由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特大型清潔能源企業,目前已建立了與國際接軌的、專業化的核電生產、工程建設、科技研發、核燃料供應保障體系,形成了風電、水電、太陽能、節能產業等清潔能源產業的全國布局。至2014年5月4日,中廣核在運核電機組達到10臺、總裝機容量達到1050萬千瓦,占我國大陸在運核電總裝機的62%,分別為大亞灣核電站1、2號機組,嶺澳核電站一期1、2號機組,嶺澳核電站二期1、2號機組,寧德核電站1、2號機組,紅沿河核電站1號機組,陽江核電站1號機組;在建機組數量14臺、總裝機容量1662萬千瓦,占我國大陸在建核電總裝機的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