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他從5萬元起家,創辦一家休閑食品企業,為他贏得億元產值的產業。如今,他整合資源,轉型升級,從休閑食品領域踏入茶業領域陣地,并為打造最具福建特色的特產休閑食品產業集團而努力。他就是福建好口福集團公司董事長吳灼。
6年創造億元企業
“準確的定位是產業持久發展的第一步。”吳灼說。2004年,多年從事貿易的吳灼在尋找一個創業的契機。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敏銳的他發現了農特產品這個市場切入點。
一開始,他就大刀闊斧地從各方面進行打造。在技術上,他購置了先進的設備,建立了設施完善的實驗室;引進優秀人才,進行產品的研發與生產。吳灼還與北京好口福生態食品研究中心、中國農科院、福建農林大學食品科學學院、南昌大學等機構和高校建立了長期的技術協作關系。
近年來,根據市場的需求,他每年都能推出2至3個新產品。2007年,公司自主研發的“真空低溫油炸檳榔芋條”、“梯度烘干檳榔芋果糕”、“低糖無硫檳榔芋果脯”等新產品均通過了省經貿委組織的專家鑒定,技術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
到2010年,吳灼用了6年時間,創造過億的農業產業。
織就一張營銷網
年輕的好口福之所以能迅速地在休閑食品領域建立知名度并在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與吳灼一開始成功建立的營銷模式密不可分。
如今,吳灼先后在北京、上海、廣州、福州、重慶等地設立了辦事處,招聘營銷人員,分別負責開發華北、華東、華南和西部市場。目前,好口福在全國范圍內擁有3000多家食品專賣店,在北京、上海等地的網絡已經基本建成。
不僅如此,吳灼還全面進入食品店的門面和商業超市。在北京,他與紅螺食品合作,在紅螺的900多個門店里都可以看到好口福的產品;在上海,“鼎福來”也進入了1000多家門店。沃爾瑪、麥德龍、易初蓮花、好又多、永輝等主要的大型超市都與好口福建立了合作關系。
“產業的持久發展,需要一個穩定的價格體系、銷售體系、產品品質,從而形成一個穩定而又易于復制的商業模式,使得產業得以無限量化發展。”吳灼說,經過多年的努力,他的企業已經形成了相對成熟的商業模式,而這個模式同樣可以運用到茶業領域,這就使得他涉足茶業領域有了比較自如的駕馭能力。這也成為他日后踏足茶業領域的一項重要因素。
如今,一張布滿全國的營銷體系,為吳灼茶葉市場營銷贏得了方便之門。
打造一塊好品牌
多年來,吳灼致力于建立品牌的知名度。每年吳灼都積極參與全國糖酒博覽會、福州的“6·18”項目成果交易會、寧德的“6·16”投資洽談會等大型展會,招商會上都可以見到好口福的身影。如今,好口福產品獲授“福建省名牌產品”,“鼎福來”商標也被評為“福建省著名商標”。
不僅如此,吳灼還主動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好口福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方式發展生產,在產前、產中、產后開展系列服務:對基地農戶提供種苗、農藥和肥料,幫助農戶解決生產資金,并舉辦培訓班提高農戶的生產技術水平等等。
好口福為地方農業的貢獻也獲得了政府的肯定,先后獲得“寧德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福建省農產品加工示范企業”、“農業品牌建設先進企業”等榮譽稱號。
“當時選擇福鼎白茶股份公司為起點,涉入茶業,是看中了這家公司的好品牌。”吳灼坦言,多年的市場經營,讓他明白了品牌的重要性,在他涉入茶業領域后,同樣為打造好品牌而努力。
2011年4月,在上海開幕的豫園茶文化藝術節上,一塊20年的福鼎白茶餅拍出了18.8萬元的天價。這是吳灼從休閑食品陣地轉型涉入茶業領域后,通過控股公司——福鼎白茶股份有限公司實現品牌打造的一項手筆。
涉入茶業新陣地
多年的市場打拼經驗,吳灼發現福鼎白茶與休閑食品有著不少共同的特性,以及其自身的獨有優勢。
福鼎白茶有著特殊的營養價值,適宜未來的健康理念的發展,口感好,消費者易適應接受,并且價格也適合,可為大眾消費者所接受。更重要的是,不同于休閑食品的快速消費,福鼎白茶是一種“柔性”產品,生命周期長,不易被淘汰,比休閑食品有著更強的抗市場風險能力。“需要有個穩定的產品相輔相成,把產業做大做穩。”吳灼說。
福鼎白茶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市唯一以中國馳名商標福鼎白茶冠名的股份制茶葉企業。2010年,吳灼成功加入該公司,通過股權梳理,并由福建省好口福集團控股經營。公司在短短兩年內采取自建、收購、合作的方式整合社會各種優勢資源,實現了企業經營規模的快速擴張。
“我不能跟其他企業走同樣的路,福鼎大多是茶企已經形成了他們傳統的經營模式。”吳灼說,他的茶葉銷售終端將向早已成熟建立起來的商超、藥超等進軍,在終端推進上推出地面式、電視購物、汽車4S店等多套組合拳。
“便宜,方便,隨時,面對大眾消費者,這是我的產品定位。”吳灼說,他的茶葉產品是面向人人都會消費得起的消費品。 □ 廖詩雄 雷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