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梔子產業發展面臨風險,強調風險的存在并不等于不發展該產業,相反,相關部門和農民更應該對該產業有更高的關心度。黃梔子產業期待永盛不衰,因此如何抵御市場波動、保護種植戶的利益和積極性,如何開拓市場,提升知名度,對于黃梔子產業的發展仍至關重要。
日前,市政協經濟與人口資源委開展了《關于加大科學引導和扶持我市黃梔子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的專題調研工作。調研組先后到我市黃梔子種植的貫嶺等7個重點村鎮實地走訪和座談,并赴江西樟樹、臨川等地中藥專業市場、企業,廣州暨南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黃梔子深加工實驗室學習考察。依據調研情況并結合我市實際,調研組對黃梔子產業發展提出了對策建議。
一個產業的發展,地方政府的領導與扶持是不可或缺的。調研組建議:我市成立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由市委或市政府分管領導領銜成立領導小組,以職能部門為骨干,聘請科研專家、技術人才參與,切實強化對黃梔子產業發展的領導力度,制定產業發展政策和發展規劃,規范我市黃梔子產業的有序、科學發展。同時,把黃梔子協會提升為市級協會,發揮協會對產業發展的品牌宣傳、市場引導和發展推動等方面的作用,并及時跟蹤2015國家藥典修訂工作進展,力爭將福鼎黃梔子編入藥典目錄。
針對我市黃梔子深加工技術欠缺,市場開拓不夠的情況,調研組建議:設立專項發展基金重點用于推動深加工技術研發和扶持深加工企業發展,盡快支持共建黃梔子深加工技術研發實驗室,采取“政府+科研機構+企業”三方合作形式,推進研發攻關力度,盡早把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同時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支持和鼓勵有實力的企業投資梔子深加工產品開發生產,全力支持企業在項目申報、產品論證、科研投入、人才培養、產品宣傳、市場拓展等方面工作。大力引導旅游、餐飲、園林等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黃梔子產業的綜合開發,從梔子花的觀賞、食用、窨茶、干制香包等方面進行研發,引導梔子樹應用于盆景培育和城市、社區、學校、景區、道路的綠化、美化和花化領域,拓展黃梔子的應用范圍,做強做大黃梔子產業。
鑒于我市黃梔子產業缺乏規劃引導,調研組建議:組建科研隊伍,并建立健全質量管理責任制度。他們認為,2012年8月以來,不少專家和科研機構都對福鼎黃梔子分關1號產品進行考察和研究,從不同使用方面提出綜合開發報告。我市應盡快組織專人加強與專家和科研機構的對接,從中選擇適合我市黃梔子發展方向,并加大科技人才培養,增加業務技術人員編制,為產業科學有序發展提供科技支持。
黃梔子屬于經濟林業,具有獨特的生態效益,是廣大農戶重要的錢袋子。因此,調研組又建議:林業、發改、財政、科技、建設園林等部門,應積極宣傳黃梔子潛在的價值,多方努力,把黃梔子產業納入國家、省、地造林和山地農業綜合開發扶持項目。同時,他們認為,大力打造福鼎黃梔子公共品牌,加大宣傳力度,提升黃梔子知名度也是促其發展的關鍵。我市應扶持和加強貫嶺鎮被國家科技部、工信、財政部授予的948科技扶持基地建設,并在福鼎黃梔子分關1號獲得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基礎上,盡快組織申報中國馳名商標,為我市打造又一張國家級農產品品牌。
□ 汪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