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的陳振忠最近喜上眉梢,養了9年的石蛙因為一條政策終于可以名正言順地“出閨”了。
陳振忠和他的石蛙生活在一個人跡罕至的“世外桃源”——疊石鄉里灣村虎頭柘自然村。到他的養殖基地需要跨省“拜訪”。從疊石鄉出發,車行浙江泰順30分鐘車程,再繞道崎嶇的山路才能到達。
9年前,選擇這個地方養殖石蛙,陳振忠有過考量。當年,陳振忠是個電工,多年的外出務工生涯卻沒有掙到錢。隨著結婚成家,父母年老需要贍養,在家干一份事成為了他當時最大的愿望。那時各種養殖石蛙的信息,在網上隨處可查。正值青年的陳振忠看到了養殖石蛙的光明前景,突發奇想,何不利用妻子家鄉良好的生態環境養石蛙致富?
一開始,他購進200對種蛙試養,只養了半個月,就死了一半。之后幾年,他不斷嘗試,采取仿生態養殖,結果還是碰到孵化的技術瓶頸。為攻克養殖技術難關,陳振忠常常深夜實地觀察和摸索石蛙的生活習性、產卵的位置等關鍵環節。通過不斷探索和實踐,他終于掌握了孵化技術。養殖石蛙講究環境的營造,這是不小的一筆投資,一個養殖場池就需要投資20萬元,還要購買種蛙等。但他還是把目光拉長,前后自籌資金60萬元,將一片灘涂和荒地建成占地3畝的石蛙生態養殖基地。
由于我省對一般保護野生動物實行嚴格管控,在他汗水與挫折相伴的9年間,陳振忠只能等待時機。他不只一次到林業部門詢問辦理馴養繁殖許可證和經營加工許可證事項,但都得到“未開放”的答復。
2013年4月17日,這一天是個平凡的日子,但對于陳振忠來說卻是一個難忘的日子。為促進養殖業健康發展,省林業廳下發了一份《福建省林業廳關于規范棘胸蛙養殖利用有關問題的通知》,規范了棘胸蛙養殖與利用。陳振忠的鼎源石蛙生態養殖農業專業合作社設施設備、資金、技術等條件符合要求,現已申請辦理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和經營加工許可證。
“我一直有信心,只要石蛙養得好,銷路一點也不用愁,是條致富的好門路?,F在省里政策允許了,我要好好把這件事干下去。”目前,陳振忠的養殖場里已有大大小小的石蛙和蝌蚪45000多只,只要證件辦理完畢,預計第一批出售商品蛙收入將達10多萬元。
□ 林瑩瑩 郭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