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孔龍采收成熟的葵花籽
一株株日漸成熟的向日葵,綻放著大花盤,有的昂首,有的低頭,有的朵朵金黃,有的片片紫紅,令人忍不住要駐足欣賞。
“有一部分可以采摘了。”近日,店下鎮巽城村村民吳孟主一邊采摘葵花籽一邊說道,他們種植了30多畝向日葵,成為福鼎最大的葵花種植基地。這是第二季,受臺風影響,產量減少不少。第一季生長很好,已經采摘了2萬多盤,可收成7000、8000斤。在花開之際每天吸引了不少從市區等地的游客前來欣賞、拍照。
“這是我們第一次在巽城試驗向日葵種植。”巽城村主任何孔龍說,去年,他們組織了村里10多位黨員合作,向村民租用農地,首次試水向日葵示范種植。他們希望通過黨員示范,帶動更多村民參與種植,以增加村民收入。
不過,他們今年生產的葵花籽并不打算賣到市場去。他們種植向日葵就是想吸引游客前來觀光、欣賞,并打算將今年第一次收成的葵花籽賣給明年前來觀光的游客品嘗。“我們打算將巽城打造成一個四季有花開的旅游觀光景點。這將會是一個更大的產業。”何孔龍說,大面積種植向日葵,不但可以增加農民采收葵花籽的收入,還能吸引、留住游客,發展農業旅游觀光產業。
目前,在他們的種植示范基地內,一大片油菜苗已經在田地里茁壯成長,明年春巽城將又有另一番場景:30多畝黃燦燦的油菜花,迎春怒放。
店下鎮巽城村距離市區不到20分鐘的車程,是省級歷史文化名村,具有豐富的古建筑旅游資源,魚燈、馬燈、連燈等許多民間民俗活動,廣闊的海域盛產海產品,以及紅樹林、媽祖嶼等自然風光。正是基于此,如今何孔龍一邊著手于原有旅游資源的開發和保護,一邊規劃著更多的旅游資源,發展鄉村旅游業。
那么,如何四季有花呢?今后巽城村通過規劃,充分利用村里的山坡地,發展山地農業,包括發動村民種植萬株水蜜桃,幾十畝的百果園、數十畝的梔子花,這些成片的山地經濟林,不但可以增加村民直接收入,同時在不同時節都將開花結果,營造出一個特有的“世外花園”。此外,村里還計劃開發數十畝的毛竹林,打造“滿山竹海”之境,發展竹制旅游品。
“我們已經對巽溪進行治理,兩岸護墻已基本完成。攔河壩也完成了一部分。”何孔龍介紹到,他的規劃中,準備將巽溪改造開發后,成為游客垂釣、燒烤的好去處。在溪流的上游,該村將與鄰村洋中村合作,位于馬欄山遺址山腳下,開發游泳區項目。
同時,巽城村已列入新農村建設計劃。目前,該村已規劃一塊近百畝的新村區域,可建設180戶住房,擴大轄區居住人口。屆時,通過整合商貿街、農家樂、酒店等配套服務設施,引進游客,還得留住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