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周小華正在為客人結賬 右圖周芙蓉(右一)在給顧客介紹商品
在我市南門有個200多平方米的孕嬰童用品專賣店,里面擺滿了琳瑯滿目的孕嬰童用品。開店的是一對來自貫嶺鎮的農村姐妹,姐姐叫周芙蓉,妹妹叫周小華。姐妹倆臉上總是掛著笑的她,打扮也很入時,姐妹倆從農村來到市區開店已有11年。
1.38萬元起家 20平米的小店升級為連鎖店
周芙蓉出生在貫嶺鎮的一個農村家庭。年輕的時候,她一個人在外面打拼?;楹?,和丈夫居住在貫嶺鎮邦福村,一直處于無業狀態,家中的經濟條件也不好,只能勉強維持生計。十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和妹妹周小華去溫州,看到了那里開著很多孕婦裝專賣店,想到當時在福鼎孕婦裝這塊市場還相對空白,于是姐妹倆合計著回福鼎也開家這樣的門店。
湊齊1.38萬元的起步資金,選好地方,購進貨品,姐妹倆的20平米的專賣店開張了,取名“淘寶屋”。起步時遇困境,似乎是多數創業者的必經之路。周芙蓉回憶說,她們的小店第一年完全處于虧本狀態,店里經常是零營業額。“當時在我們這只有睡衣店有零售幾件孕婦裝,而且那時的人們好像都還沒有這樣的消費意識,所以虧本也正常,再說做生意,沒有堅持是很難維續的。”周芙蓉說道。
為了擺脫虧本狀態,姐妹倆時常奔赴溫州等地的母嬰商場、孕婦用品專賣等店鋪,學習他們的經營模式和理念。第三年,姐妹倆引進了嬰幼兒產品,“淘寶屋”開始賺錢。“那一年我們賺了10萬元,總算嘗到了甜頭。”周小華一邊向顧客熱心介紹著商品,一邊說。
靠著自己的勤奮和努力,姐妹倆一點點地摸索經營之道,生意慢慢的步入軌道。20平米的小店升級為40平米,再升級為100多平米。
渡過了創業的艱難期,姐妹倆想著再開個孕、嬰、童用品一站式購物商場,讓購物更方便快捷。拿定主意,也選好地方,可是啟動基金從哪兒來呢?姐妹倆犯起了愁,雖然前五年做生意也有點積蓄,但是資金還不夠。說來也巧,正好姐妹倆聽說國家有農村婦女小額貼息貸款政策,姐妹倆便立刻去申請了該貸款.待10萬塊錢的創業基金貸款落實了下來,姐妹倆又向親友借了一部分款,這下子,第二家面積達600多平方米的母嬰商場算是紅紅火火地開張了。從門面裝飾、貨架布局到商品進貨和擺放,再到小游樂園的布置,全都是姐妹倆自主設計、自己動手來做。憑借著價格適中和誠信經營的理念,一站式商場生意也火起來。
之后,她倆以更多的努力和熱情探索市場需求和規律,不斷更新產品的品種,市場越做越大,顧客越來越多。2011年,姐妹倆在山前開設了第三家門店。今年,倆人又將位于南門的100多平米的門店擴張為200多平米。目前為止,她倆的連鎖店已經有會員近2萬人,員工20多人。
創業成功后不忘農村姐妹
農村婦女更了解農村婦女面對無業的痛苦與困難,周家姐妹倆創業成功后時刻不忘農村姐妹,積極幫助她們走出農村,走上致富路。在創業之初,姐妹倆就刻意聘用農村婦女。據了解,在姐妹倆連鎖店的20多個員工全部是我市農村婦女,其中近一半是來自貫嶺鎮邦福村。
“我自己就是農村婦女,出來創業很艱難,其實很多農村婦女都愿意也都想走出農村,只是苦于沒有合適的出路。我只是給她們提供一個機會走出農村,也許將來她們也會創業,可以在這積累經驗。”周芙蓉介紹說,店里的營業員平均每年的收入可以有3萬元,工作年滿2年的,她們會為其辦理社保,每年組織出去旅游一次。周芙蓉說:“走出去,對農村婦女來說很重要。”
除了幫助農村姐妹致富外,周家姐妹還十分關注家鄉的助學事業。只要貫嶺鎮關工委有需要,姐妹倆都會傾囊相助。
談及未來,周芙蓉告訴記者,面對如今越來越多的實體經營競爭者和電子商務競爭者,姐妹倆將從產品質量、經營方式等方面尋求發展前景,除了實體經營外,她們也將往電子商務發展。“我們決心把自己的事業做大做強,并給更多的農村婦女和其他需要幫助的人提供更多的關懷和支持。”周家姐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