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7公里的海岸線蜿蜒曲折,像一條舞動的彩練串起福鼎沿海上的顆顆明珠。
近日,記者搭乘游艇,沿著環沙埕港灣,從我省最北端的沙埕鎮中心漁港向南啟動,經龍安開發區10萬噸碼頭、八尺門,到百勝新區,沿線風光旖旎,春潮涌動:高聳的吊機,龐大的集裝箱船,忙碌的工人,挖土、填海、筑路、砌堤壩……沙埕灣畔“閩浙邊貿工業園區”建設正酣。
“福鼎的潛力在南部,后勁在海洋,希望也在海洋。”由此,福鼎吹響了“東擴、南移、面海”的號角,構筑黃金海岸線、發展藍色經濟,成為了福鼎市強勢崛起、跨越發展的現實需要。
?。ㄐ耍┊a業臨海 打造閩浙邊貿工業園區
沙埕港是我省最北端的重要口岸,水陸交通南聯北接,溫福鐵路、沈海高速公路和104國道縱貫全境,是連接“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交通樞紐,直接經濟腹地有浙江南部、江西省的東南部、閩北和閩東地區,商貿往來十分頻繁。
著眼于新一輪的大發展大跨越,福鼎市提出,依托良好的區位、港口、岸線、資源等優勢,按照“一次規劃、整體成型、分步實施”的原則,全力打造融商貿、疏港物流、臨海工業、濱海游樂、宜居商住為一體的“閩浙邊貿工業園區”,努力構筑閩浙邊界最具活力、最具競爭力的項目承接平臺。園區規劃建設20.6萬畝,分六個組團推進。
本著“規劃為先”的基本理念,福鼎市科學定位產業發展方向,保護好港口岸線、前沿海域和后方陸域等資源,先后編制完成了《沙埕港船舶工業選址規劃方案》和《沙埕港區開放水域及航路研究報告》,進一步細化臨港產業布局和功能區劃,保障港口、產業、物流園區的用地需求。
紙上藍圖“落地開花”。在雙岳項目集中區,回歸家鄉的周宗佑投資了20億元建設一個工藝品公司,專門從事西方圣誕節禮物生產。“選擇回歸福鼎創業,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周宗佑告訴記者,他在廣東一直從事工藝品外貿行業,這一行業技術含量不高、競爭激烈,近年來利潤空間逐年萎縮。如今,他與外國客戶開展技術合作,落戶福鼎從事工藝品研發與生產項目,該項目屬國家重點支持的外貿新興產業,依托福鼎的天然條件,他的企業實現了華麗轉身。
“打造閩浙邊貿工業園區,不是簡單地承接長三角的工業轉移,而是充分發揮后發優勢,招商選資,抬高企業科技、環保、規模等方面的門檻,發展新興產業、促進產業升級、鑄造產業集群。”福鼎市工業園區管委會負責人說,不少浙南企業已在福鼎成功實現了轉型升級,步入高新技術企業行列。
在備灣,海西第一座核電站——寧德核電站的1機組已經商運半年多,2、3、4號機組目前已經完成工程總量的90%以上,將于明后年投入商業試運營,這是福鼎向打造國內重要能源產業基地邁出的重要一步。包括核電在內,16家高端產業項目已簽約落戶福鼎,華正新能源、藍星等3家企業第一期項目已經投產。
穿行于福鼎沿海,一個個重大項目令人目不暇接,昔日荒蕪的灘涂正煥發出新的生機:福華合成革有限公司剛投產,訂單不斷,所有生產線全部投入滿負荷生產;福豐鎳合金項目總投資18億元,年產30萬噸鎳合金,總工期為5年,一期工程將于明年投產,投產后可年產鎳合金10萬噸,實現年產值18.5億元,全部建成后年產值可達80億元;立新造船、創恒造船等船企建設加速推進,主要生產國家重點鼓勵的遠洋漁船、大型船舶、工程船等。至“十二五”期末,福鼎臨港臨海產業集群產值將突破1200億元。
?。ㄐ耍┏鞘忻婧?再造一個生態宜居新福鼎
作為“福建縣域經濟發展十佳縣市”和“全國十大縣級活力城市”的福鼎市,因海而興,借毗鄰溫州港與沙埕港灣的特殊區位,賦予成為海西中小城市群中高端新城的發展憧憬。
在薛家山隧道施工現場,與轟轟作響的機械作業聲音混合在一起的,是旁邊的雙岳工業項目集中區內機器運轉發出的聲響、沙埕港內灣潺潺流動的水聲,合奏著雄渾鏗鏘的交響曲。薛家山隧道是“東擴南移面海”發展戰略的重要節點工程,總造價7600萬元,今年貫通后前岐鎮進入城區的路程從25公里縮短為15公里,從而快速融入百勝新區。
面海、面海,福鼎城市建成區面積由2006年的10.5平方公里擴大到現在的16.5平方公里。濱海新城建設,已經從“點”的挖掘加速擴展到“面”的推進。據介紹,福鼎今年城市建設戰役共安排57個項目,總投資119億元,年度計劃完成投資23.8億。其中,城市建設“三加三”工程為重中之重。
“三加三”工程(即桐南片區、桐北片區、環城北路三個老城區建設項目,玉塘大道及八尺門大橋、梅澳大道及鐵鏘大道、內灣大道及內灣大橋三個新城區建設項目),配套完善城市園林、夜景、環衛、公交、燃氣、排水等綜合服務設施。其中將加快海灣新城、百勝新區、中匯廣場、建都興天地、鉑金華城、濱江時代城、建都財富廣場、鼎融寫字樓、彩虹新區等續建工程。另外,將建設小商品市場和化油器兩個專業市場,帶動整個城市商業、金融、貿易的聚攏,營造專業產品貿易氛圍。新城區建設上,將注重市政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合理控制建筑密度和容積率,引導公共建筑相對集中建設,提升品味。舊城區改造上,將注重保護歷史風貌,完善城市功能,增加休閑活動空間,建設2至3條城市慢道。
“三加三”工程的實施將使福鼎的城區面積從16.5平方公里拓展為32平方公里,等于再造了一個生態宜居的新福鼎。福鼎正在雄心勃勃地迎接一個“城市面海”的新時代。
?。ㄐ耍┤郝搫?點燃跨越發展的“藍色引擎”
位于沙埕港區的楊歧碼頭3000米長的碼頭岸線上,兩艘巨型集裝箱貨輪正泊在岸邊。港區內,一臺臺龍門吊不停地升降騰挪,集裝箱卡車往返穿梭。其后,綿延數公里的龍安開發區,30多家企業正忙碌地生產著,與龍安相鄰的店下、太姥山小城鎮已初具規模,人口規模達到10萬,形成了一個百億元合成革產業集群、一個50億元船舶、機械與電子等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帶動就業近萬人,這也是福鼎市近年來緊緊依托港口發展大產業,走城鎮、港口和產業聯動之路結出的碩果。
為了促進“港口、城鎮、產業”三群聯動發展,福鼎市以省級工業園區——福鼎工業園為龍頭,以環沙埕灣區域為重點,引導企業向項目區分類集中,推動專業化、特色化生產,加快產業集聚發展,重點推動重化、食品加工、鎳合金、核電風電等產業發展,逐步形成環沙埕灣馬蹄形港口經濟區域城鎮群。
為了提高港口承接力,福鼎投資近6億元先后建成了楊岐500噸陸島交通碼頭一期工程、3000噸滾裝碼頭、5000噸雜貨碼頭和太姥山至龍安、八尺門楊岐疏港公路,啟動建設龍安5萬噸碼頭和沙埕港10萬噸輪船進港航道工程,形成了沙埕港作業區年6000多萬噸貨物和200萬箱集裝箱通過能力。
港口的改善、城鎮的擴張讓產業集群效應凸顯,汽摩配件、食品加工、石材加工、PU革等傳統產業得到改造提升,鎳合金、新能源、光伏電子、船舶修造、醫藥化工、制筆、造紙等新興產業逐步培育壯大。PU革生產能力及技術標準處于國內較高水平,被國家確定為中國合成革產業示范基地。龍安項目區內形成了以樹脂、革基布、無紡布、植絨和制鞋等上下游產業組成的城鎮產業鏈。
三群聯動,成為福鼎縣域經濟跨越發展的強力“藍色引擎”,大大縮小了農村與城市的發展差距,讓廣大農村群眾充分享受到了改革發展帶來的成果,有效實現了城鄉發展政策一體化、服務功能一體化、教育衛生和社會保障一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