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rdv0y"><label id="rdv0y"></label></acronym>

  • <tr id="rdv0y"><label id="rdv0y"></label></tr>
    <pre id="rdv0y"><del id="rdv0y"><menu id="rdv0y"></menu></del></pre>

    <td id="rdv0y"><ruby id="rdv0y"></ruby></td>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新聞 > 產業經濟
    投稿

    荒田種植芭蕉芋 農民“掘金”家門口

    2013-08-25 10:35:31 來源:福鼎新聞網 作者:蘭家喜 點擊圖片瀏覽下一頁

    AG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AG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近日,筆者在磻溪鎮蔣陽村的鼎綠源生態農業合作社基地看到,當地許多農民正在地里給芭蕉芋和甘薯中耕除草。AG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芭蕉芋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適應性強、管理粗放、無病蟲害且高產等特點。磻溪鎮村民一直以來就有因地制宜,利用荒地、溝邊等空閑土地,種植芭蕉芋的歷史。AG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今年,外出打工的農民吳敬斌回鄉投資200多萬元,在磻溪鎮蔣陽村益溪、東西垅、溪南、溪口等自然村種植芭蕉芋700多畝、甘薯70畝,芭蕉芋種植已成為當地村民增收的重要渠道。AG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據當地村民介紹,這里有1000多畝的荒田,在村民吳敬斌的帶領下,開發種植芭蕉芋和甘薯。“我前幾年都是在外地打工,去年春天的時候回來,看到這邊整片的以前是農田現地荒蕪了十來年。”蔣陽村村民吳敬斌說,感覺到農田荒了非??上?,回鄉后聯系當地村民,組織二三十人,從去年10月份就開始利用這些荒田,當時想了也沒有別的東西好種,所以就拿來種芭蕉芋、紅薯、紫薯,收成季節在農歷11月份左右,估計畝產3000余斤,每畝每年增收2000元。AG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吳敬斌還聯合當地農民成立鼎綠源生態農業合作社,改變長期以來,磻溪鎮的芭蕉芋種植都是單個農戶零散種植,效率低,無法形成規模的現狀。AG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通過成立合作社,把分散的種植戶與合作社緊密地連接起來,使種植戶變成既是農產品的生產者,又是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市場的主體。今后,鼎綠源生態農業合作社還將注冊芭蕉芋產品商標,打造芭蕉芋品牌,走出一條新型農業發展路子。AG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吳敬斌的拓荒創業正起步,他說下半年,準備繼續開發荒田,自己要辦加工廠,開發荒田土地有很多事情,今后要靠當地政府和有部門的大力支持。AG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芭蕉芋種植也解決當地農民在家門口就可就業,益溪自然村村民說,從去年10月份起,每天工人有20多人,工錢每天120元,每個月也有2000多元的打工收入。AG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AG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文章來源:福鼎新聞網 責任編輯: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福鼎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福鼎新聞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新聞熱線:0593-7856234 技術服務:0593-7998976 網上投稿
    關于本站 | 廣告服務 | 免責申明 | 招聘信息 | 聯系我們
    福鼎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8-2017
    日日拍夜夜嗷嗷叫国产_一区二区在线视频_五年沉淀只做精品的app_久久五月天人人人人操

  • <acronym id="rdv0y"><label id="rdv0y"></label></acronym>

  • <tr id="rdv0y"><label id="rdv0y"></label></tr>
    <pre id="rdv0y"><del id="rdv0y"><menu id="rdv0y"></menu></del></pre>

    <td id="rdv0y"><ruby id="rdv0y"></ruby></td>